时间: 2025-05-04 11: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19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作者: 黄燮清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中行走的艰辛和风景。行走的路没有直径,一条小路不断地弯曲转折。绝壁阻断了去路,到了路的尽头又忍不住重新出现。狭窄的山谷如羊肠小道,单车驶过像蚂蚁的足迹。最初从井陉进入,接着惊讶于天磨的旋转。人声在丛林中显得微弱,鸟鸣则显得清脆悠扬。远去的影子已经消失,来时的踪迹才开始显现。负重的旅人小心翼翼地走在险峻的山路上,竞速的心情让人厌恶那些巧妙的捷径。达到目的地珍视逐步接近的过程,尽管身体疲惫却依然没有倦怠。
黄燮清(1740年-1818年),字子云,号澄山,晚号夜雨,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旅行体验和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风光。
此诗创作于黄燮清的旅行途中,山行的体验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在动荡的清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黄燮清的《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中行走的艰难与风景的美丽。全诗开头便以“山行无直径”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山道的曲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蜿蜒的山路中。接着,诗人通过“绝壁断去路”的表述,突显出行路的险峻与不易。
诗中提到的“脩谷袤羊肠”,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谷的狭窄,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诗人从井陉入山,接着的“继讶天磨旋”则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惊叹与敬畏。而“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疏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在山路上行走的谨慎与努力,尤其是“斗捷耻巧便”,表达了他对捷径的反感,认为踏实走路才是到达目的地的真正意义。最后一句“力行尚无倦”更是表明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艰难的境遇中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山水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探索。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艰辛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努力,强调行走过程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珍视每一步的经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燮清
C. 杜甫
D. 白居易
“绝壁断去路”中的“绝壁”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高耸的悬崖
C. 一片平地
D.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斗捷耻巧便”表达了什么态度?
A. 赞美捷径
B. 厌恶捷径
C. 不在乎捷径
D. 追求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