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57
征人去年戍辽水,
夜得边书字盈纸。
挥刀就烛裁红绮,
结作同心答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
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心不离,
书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夜和泪封,
贮书只在怀袖中。
莫如书字故难久,
愿学同心长可同。
征人去年驻守在辽水,
夜里收到边疆的书信,信纸上字迹满满。
我挥刀在烛光下裁剪红绮,
将其结成同心结,回信千里之外。
你寄来的边书请勿中断,
我回应的同心结心中自会相连。
同心虽可解开,心却永不分离,
我时常翻看书信,愁绪却难以消灭。
一夜之间泪水封印,
信纸只藏在怀袖之中。
书信虽难以久存,
但愿学习同心,长久相伴。
“同心结”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边书则是士兵与家人之间的信件,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对亲情和爱情的渴望与思念。
长孙佐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爱情、友谊和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此诗写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但边疆仍有战事。诗人以边信为引子,抒发了士兵家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答边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收到远方征人的信后,内心的思念与感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乱背景下人们对于亲情和爱情的珍视。开篇即以“征人去年戍辽水”引入,设定了时空背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遥远而又亲近的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挥刀就烛裁红绮”的细节,展现了女性在静谧夜晚对征人情感的寄托与回应,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同心结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诗中反复提到的“书信”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寄托。信件在诗中成为一种连接的纽带,同时也反映了信件难以久存的无奈。这种对书信的珍视与无奈,恰恰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理解和希望。最后一句“愿学同心长可同”,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期盼,令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全诗通过边信的描写,表达了在战乱背景下人们对爱情的珍视与思念。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爱情的坚贞和心灵的相通,传达出一种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诗中的“同心结”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的“书字”有什么含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