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5:07
《闻里谣效古歌》
作者:李绅 〔唐代〕
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襦夏有絺。
兄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
乡里儿,醉还饱,浊醪初熟劝翁媪。
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
劝年少,乐耕桑。
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
林中无虎山有鹿,水底无蛟鱼有鲂。
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
乡里儿,东家父老为尔言,鼓腹那知生育恩?
莫令太守驰朱轓,悬鼓一鸣卢鹊喧。
恶声主吏噪尔门,唧唧力力烹鸡豚。
乡里儿,莫悲咤。
上有明王颁诏下,重选贤良恤孤寡。
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以为谢。
乡里儿,终尔词。我无工巧唯无私,
举手一挥临路岐。
乡里的孩子们,桑树和麻田郁郁葱葱,稻谷和黍米长得很好,冬天穿着破衣服,夏天则穿着细麻布。
哥哥在锄地,弟弟在耕作,妻子在织布,夜里狗不叫,打开蓬门就能见面。
乡里的孩子们,喝醉了还能饱足,初酿的浊酒劝请老翁和老妪。
鸣鸠拍打翅膀,知道年头好,大家一起踩着春草,和着杨花。
劝年轻人,要乐于耕种桑树。
希望有位使君为我剪去荆棘,驱赶豺狼。
树林里没有老虎,山上有鹿,水底没有蛟龙,只有鲂鱼。
父亲捕鱼,儿子打猎,黄昏时分回家,月明时分到处都是舂米的声音。
乡里的孩子们,东家父老为你说话,鼓腹的人怎知生育的恩情?
不要让太守乘着朱轓马车,悬鼓声起,卢鹊喧闹。
恶声主吏在你门前吵闹,啧啧喧嚷着烹鸡煮豚。
乡里的孩子们,莫要悲叹。
上有明王的诏书颁下,重选贤良,关怀孤寡。
春日迟迟,驱动五匹马,留牛投钱以作谢礼。
乡里的孩子们,最后我说,你我无工巧,唯有无私,
一挥手就指引你们走向分岔路口。
李绅(约778-849年),字季长,号东皋,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李绅以其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闻里谣效古歌》写于唐代,反映了农民的平凡生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乡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思考。
《闻里谣效古歌》是一首具有浓厚田园气息的诗作,李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对农村的细致刻画,反映了当时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乡村的丰收、家庭的和睦,以及对年轻人的劝导,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官吏的批评,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表现出诗人对乡村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李绅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鸣鸠拂羽”、“月明处处舂黄粱”,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引发读者对乡村生活的共鸣。诗中对“父渔子猎”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家庭的和谐与勤劳,体现出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努力生活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乡愁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的季节,暗示了什么样的农村景象?
“兄锄弟耨妻在机”意指什么?
诗中对官吏的态度是:
李绅的《闻里谣效古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李绅更多地关注社会与人情,而王维则侧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