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早梅桥》

时间: 2025-04-26 05:45:27

诗句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

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27

原文展示:

早梅花,满枝发。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白话文翻译:

早梅花已经满枝盛开,东风送来春的消息,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紫色的花瓣在风中迎风而舞,像玉珠一样绽放。杨柳还未发黄,黄莺却已沉默无声,白色的花香在新月下轻轻飘散。桥边的这棵梅树让人想起离别的伤感,游荡的行人请勿攀折它。与江南的艳阳天相比,这里春雪依旧伴随着东风。

注释:

  • 早梅花:指早春时节盛开的梅花,象征春的来临。
  • 紫萼:梅花的花瓣,形容其颜色。
  • 玉珠裂:形容梅花在风中开放的美丽景象。
  • 杨柳未黄:指杨柳尚未发芽,暗示春天尚未完全。
  • 委素飘香:形容梅花的香气在月光下轻轻飘散。
  • 游荡行人:行走在桥边的人。
  • 不竞江南艳阳节:与江南的暖春相比,这里的景色显得清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与杨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春天意象,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而杨柳则象征柔美和春天的生机。离别的伤感在古代诗歌中也是常见的主题,常常表现出对春天和生命变迁的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 772-846),字梦阳,唐代诗人,以咏物诗和咏史诗闻名。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李绅的诗歌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绅晚年,他在自家庭院中观察早春梅花的景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情感,故而写下这首诗,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早梅花》是一首描绘早春梅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早晨和梅花的清新气息。诗的开头用“早梅花,满枝发”展示了梅花的绚丽与生机,紧接着便指出东风虽然送来了春天的消息,但春天尚未真正来临,表现了春天到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紫萼迎风玉珠裂”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的美丽情景,给读者一种清新而美丽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转向杨柳,指出它尚未发芽,暗示着春天的迟缓。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夹杂着对离别的感伤,尤其是“桥边一树伤离别”一句,令人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无奈与伤感。最后,诗人以“不竞江南艳阳节”结束,意在表达对江南春日的羡慕和对当前景象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清淡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梅花,满枝发:描绘梅花在早春时节盛开的景象,象征生命的复苏。
  • 东风报春春未彻:东风带来了春的气息,但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暗示春天的迟缓。
  • 紫萼迎风玉珠裂:形容梅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美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 杨柳未黄莺结舌:杨柳尚未发芽,黄莺却已沉默,表现出春天的不完全,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委素飘香照新月:梅花的香气在新月下飘散,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桥边一树伤离别:梅树让人想起离别的伤感,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游荡行人莫攀折:劝诫路过的人不要去折梅,体现对自然的珍惜。
  • 不竞江南艳阳节:与江南美好的春天相比,这里显得清冷,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萼迎风玉珠裂”,通过比喻生动描绘梅花的美丽。
  • 拟人:将梅花和春风赋予了生命,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如“游荡行人莫攀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和梅花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清高、坚韧,代表早春的到来。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带来生机与希望。
  • 杨柳:象征春天的柔美和生机。
  • 新月:象征清幽和宁静。
  • 离别:体现人生的无常和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初春景象主要是哪个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杨柳
  2. 诗中提到的“游荡行人莫攀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梅花的珍惜
    • C. 对离别的伤感
  3.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梅花
  2. B. 对梅花的珍惜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与本诗都描绘梅花,但王安石的梅花更多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李绅的梅花则结合了春天的期待与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从叔尉渑池 送李相公昭义平复起彼宣慰员外副行 陈情上郑主司 题永福寺临淮亭(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武宗挽歌词二首 赋得江边柳送陈许郭员外 送造微上人归淮南觐兄 送友人归汉阳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丈母 欣惧 包含苴的词语有哪些 聇成人 边贸 两点水的字 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耶云耶 珠轩 欠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计出无奈 谈笑封侯 稗官小说 风木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