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48:26
脱却单衣著裌衣,禁烟无有不寒时。一年好处君知麽,寒食千门插柳枝。
脱去单薄的衣服,换上厚重的裌衣,现在连春天的烟雾都显得寒冷,这一年中的美好时光你可知道吗?在寒食节的这一天,各家门前都插上了柳枝。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为了表现对他的敬重,后世有禁火冷食的习俗。插柳也是寒食节的重要传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季寒,号诚斋,南宋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寒食节,诗人通过描写时节的寒冷与民间习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寒食节的习俗,表现出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受。诗的开头通过“脱却单衣著裌衣”展现了天气的寒冷,突显出春天的不稳定。接着通过“禁烟无有不寒时”,强调了即使是春天的烟雾也带着寒意,反映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细腻观察。
“寒食千门插柳枝”则通过描写寒食节插柳的习俗,传递了生机与希望的象征。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包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寒冷的无奈,也有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写寒食节的习俗,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纪念谁而设立的?
诗中“脱却单衣著裌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寒食千门插柳枝”中的“柳枝”象征什么?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关注季节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与民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