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2
沁园春·二十年前
作者: 吴潜 〔宋代〕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
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金老大,却更迟留。
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
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
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谩绕堤旌纛,牵连鷁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
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
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二十年前,君王向东回望,召我治理这片土地。
想起昔日的豪杰,仍然难以打开封闭的心扉,
就像金老大那样,留恋而不愿离去。
四年相望,三春已过一半,偶然与农夫相遇得以畅游。
田间的事,是桑树正长,麦子也开始抽穗。
悠悠的,人生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算是七十岁时和大家团聚罢了。
无端绕着堤岸的旗帜,牵连着轻舟,
喧闹的鼓声和吹奏声,终止了龙舟的行程。
青翠的山峦旁,碧蓝的云层堆积,
心中却背负着来自天外的忧愁。
何不干脆,大家共饮绿酒,
自我吟唱清朗的歌曲呢?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结合个人生命的感悟以及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
《沁园春·二十年前》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二十年前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豪杰的思考。开篇即以“君王东顾”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豪杰,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在描写田园生活时,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如“桑条正长,麦含初抽”,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然而在这美好之中却隐藏着诗人的忧愁与无奈。诗中“悠悠”一句,仿佛是对人生追求的自问,也揭示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最后,诗人以“何不干脆,大家共饮绿酒”作结,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超然与洒脱,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人生充满忧愁,但仍需珍惜当下,与友共饮,享受生活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倡导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诗词测试:
诗中“君王东顾”意指什么?
A. 君王出征
B. 君王回顾往事
C. 君王治理国家
答案:B
“桑条正长”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丰收的希望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B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绿醑”是什么?
A. 酒
B. 诗歌
C. 食物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将进酒》的豪放相比,吴潜的诗更显细腻与沉思,二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方式不同。李白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吴潜则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