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8:48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_·,三用韵) 作者: 吴潜 〔宋代〕
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椿菌鸠鹏休较计,倚空一笑东风里。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高楼观景,云雾缭绕,仿佛是天风吹拂而来。金屋深邃,几时才能存放那些粗糙的桃李?在镜子破裂、钗子分离之后,人儿已经离去,青苔在画栏和石阶上蔓延。回想当年,我每天都醉在花丛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春水上涨,细鳞闪烁;春草暗淡,嫩绿丰腴。算起来,这流连的光景,无论古今都是如此。椿菌和鸠鹏就别去争论了,依靠在空中,笑看东风之中。喜悦的是今夜的好雨密集而来,秧苗已经青翠欲滴。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满江红》写于戊午年二月,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此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楼观峥嵘”,就给人以宏伟的视觉印象,接下来的“金屋窈”,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奢华与深邃的氛围。诗中的“镜断钗分”则是对失去的痛苦的直接表达,表现出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的细腻之处,如“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结尾部分提到的“喜知时好雨夜来稠”,更是以雨水的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再生。整首诗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