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4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45:33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 作者:吴潜 〔宋代〕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
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
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
纵沈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
高节耸,清名邈。
繁李俗,粗桃恶。
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
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
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在安晚堂前,梅花已经盛开,没有留下残萼。
依旧是那颗铁心的老梅,情感依然寄托于此。
我长久担心寿阳的脂粉会玷污梅花,怎能让摩诘的丹青来抚摸?
即便沈香的亭榭,彩绘的园子,也难以安放。
梅花高洁挺立,清名远扬。
繁花似李的俗气,粗糙的桃花令人厌恶。
但山矾的花儿却能和谐相间。
六瓣的梅花不妨增添些许羽翼,百花又怎甘心做主角?
在这淡淡的香气和疏落的影子里度过一生,真是多么快乐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潜,字德懋,号青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表达个人情感,与李清照等人并称。
创作背景: 《满江红》系列诗作是在吴潜游览郑园时创作的,园中梅花盛开,激发了他对梅花的深情回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首《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从头到尾都渗透着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感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吴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诗中,作者以“安晚堂前”的静谧场景引入,接着用“梅开尽都无留萼”描绘了梅花的盛况与短暂,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在对梅花的赞美中,作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以梅为线索,穿插了人生哲理和对美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
吴潜在诗中通过“高节耸,清名邈”描写梅花的高洁与清名,反映了他对自身品格的追求。诗中提及的“繁李俗,粗桃恶”,将梅花与其他花卉相比较,突显了梅花的独特性和高贵的气质,表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以梅花的淡香和疏影作为结尾,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快乐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展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花的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