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39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在禅榻上的重逢,回忆起六年前相聚的情景。那时虽然力量不强,但仍能应对挑战。后来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身心疲惫。对往昔的仙游感到惋惜,老去的身体无人关心。如今不再关注尘世的纷扰,只想知道,自己在何时能够归返狐丘。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他的作品常融合禅宗思想,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在四明山相聚之际,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挑战之后,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衰老和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开头两句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情景,充满温情与怀旧。随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在生活中的艰辛,表达了对旧日光阴的珍惜和对现状的无奈。他用“烟瘴”与“风涛”象征生活的波折,突显了身心疲惫的状态。最后两句则是对尘世繁杂的逃避,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属,向往理想中的“狐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禅榻”是什么?
诗中“烟瘴”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回到哪个地方?
答案:
李曾伯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安宁的追求,但李曾伯更强调对人生波折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有共通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李的诗更为沉郁,王则显得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