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09:23
迢迢客路谁为主,
纵是在家如逆旅。
飘泊天涯。谁道天涯胜似家。
一年暂别休悲涕。
暂别百年能有几。
此后归来。老我柔乡傍镜台。
这条漫长的旅途,谁能成为我的主人呢?
即使我在家,也像是在逆旅。
漂泊在天涯,谁能说天涯的生活胜过家乡呢?
一年暂时的分别,不必伤心流泪。
暂时的分别百年能有几次呢?
今后归来,我将老去,柔情乡土仍在我心旁。
“天涯”一词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也提到的“百年”,强调人生短暂,离别是常态,生离死别更是常事。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此诗写于岁暮之际,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家乡和亲人,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
《偷声木兰花 其五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异乡的游子,经过漫长的旅程,感受到家乡与旅途的对比,发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迢迢客路谁为主”一句,揭示了他对旅途的无奈与孤独,家乡的温暖在心中不断呼唤。
“纵是在家如逆旅”则表达了即使回到家乡,心中依旧有着不安与漂泊的感觉。诗人通过“飘泊天涯”与“天涯胜似家”的对比,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执念与思念。接着,诗人又劝诫自己,不必因离别而悲伤,短暂的分离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
“此后归来,老我柔乡傍镜台”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归来时的期待与温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浓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并反映出对短暂离别的淡然态度。
诗人认为旅途的主人是谁?
A. 自己
B. 亲人
C. 不确定
D. 朋友
诗中提到“暂别百年能有几”,意思是?
A. 离别很常见
B. 离别很少
C. 离别很痛苦
D. 离别是永恒的
诗中“老我柔乡傍镜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旅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