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竹马来迎》

时间: 2025-05-01 22:28:12

诗句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

□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

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

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多谢润沾枯辙。

令我神思清发。

□新命欢浃,两邦情惬。

明日西风帆卷席。

高樯到处旌麾列。

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8:12

原文展示

满江红·竹马来迎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
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
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
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
新命欢浃,两邦情惬。
明日西风帆卷席,高樯到处旌麾列。
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白话文翻译

小儿时的伙伴来迎接我,但我无法停留,心中却像打了结一样难以释怀。
湖面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彼此,彼此之间相隔不远,仿佛在吴越之间。
昔日的风流韵事至今仍未减退,此行是为了向朝廷报政,盼望着未来的月期。
我已经看到康沂的富饶,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国度。
多亏了润泽的雨水和枯竭的车辙,让我思绪清晰,灵感四溢。
新的命运让我欢愉,两国的情谊也很融洽。
明日西风送来帆卷,船桅高耸,旌旗随处飘扬。
忽然思念,我应该去往那里,谁说三墩之间就有隔阂?

注释

  • 竹马:指小孩骑着竹马玩耍,象征着童年友谊。
  • 寸心如结:指心中有无尽的牵挂,无法释怀。
  • 吴越:指江南地区,古代吴国和越国的地理象征。
  • 阙里:指宫阙,象征着朝廷或权力中心。
  • 康沂:指康沂地区,象征富饶的土地。
  • 润沾:指滋润与滋养,暗指雨水的滋润。
  • 新命欢浃:新的命运带来了欢乐与幸福。
  • 三墩:地名,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子化,宋代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而著称。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之道的某次出行,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富强的期盼。随着个人命运的变化,诗人对两国情谊和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江红·竹马来迎》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开篇通过“竹马来迎”引入童年记忆,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出对往昔纯真友谊的怀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个人情感转向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体现了其对政治和社会的责任感。

“留不住寸心如结”一语,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旧时光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阙里风流今未减”则展示了诗人对当下政治风流的赞美,表明他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提到“明日西风帆卷席”,象征着即将启程的旅程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词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深化了对国家及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人生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竹马象征着童年好友的迎接,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思念,但内心的复杂情感无法释怀。
  2. 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描绘了在湖面相望的场景,暗示了距离但又不远的亲近感。
  3. 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指政治的风流韵事仍在继续,这次出行是为了向朝廷报政。
  4. 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提到康沂地区的富饶,强调国家的强大。
  5. 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感谢雨水的滋润,使思绪畅通。
  6. 新命欢浃,两邦情惬:新的命运带来快乐,两国之间的友谊融洽。
  7. 明日西风帆卷席,高樯到处旌麾列:象征着即将启航,展现出壮丽的航行场景。
  8. 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认为即使有距离也能相会。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和象征等。比如“竹马来迎”用以象征童年友谊的美好;“西风帆卷席”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启程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马:象征童年与纯真的友谊。
  • 湖面:象征距离与相望,传达思念之情。
  • 阙里:象征权力与风流,反映政治生活。
  • 西风:象征启航与前程,寓意新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童年友谊
    B. 旅行的开始
    C. 政治风流

  2. “新命欢浃”意指什么?
    A. 生活艰辛
    B. 新的快乐与幸福
    C. 对旧时光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康沂”象征着什么?
    A. 国家富饶
    B. 友谊的深厚
    C. 诗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道的此词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两者都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但王之道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而辛弃疾则更加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王之道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刘宪诗二首 次韵李汉老诗 次韵黄宰一源亭二首 次韵傅茂元二绝 次韵长汀壁间韵 次韵蔡学士梅诗 次友石台诗韵 次翁来借诸家易解闻已有新说以诗借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僦渡 旌阳宅 违天悖理 耳字旁的字 催化 歪缠 富贵寿考 一笑倾城 弓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问不闻 截发留宾 辰字旁的字 一家之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