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1:19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凉风在天边吹起,君子(李白)心中想的又是什么呢?
鸿雁不知何时才能到来,江湖的秋水又是如此地宽广。
文章的成就让人恨命运的安排,妖魅却乐于看到人们的过错。
我想你也会和冤屈的灵魂对话,因此我写诗送往汨罗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乱,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风格沉稳、深沉,语言质朴。
《天末怀李白》创作于杜甫晚年,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心中时常怀念已故的好友李白。李白一生追求自由的个性和高洁的情操,常令杜甫感到惋惜与怀念。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及对命运的无奈。
《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在思念李白之际所作,诗中渗透着浓厚的秋意,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开篇以“凉风起天末”引入,展现出秋季的萧瑟与孤独,暗示着人事的变化与离别的愁绪。接着,诗人用“鸿雁”来象征音信,表现对李白的思念,同时也对时局的忧虑。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杜甫抒发了对命运的抗议,表现出对命运无情与人世间苦难的深切感受。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更是将思念与哀愁升华为对历史的反思,借用屈原的悲惨命运,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表现出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对友人的深情追忆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理想的碰撞,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黑暗,展现出杜甫的悲悯情怀与理想追求。
诗中“君子”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屈原
“江湖秋水多”中“江湖”指的是?
A. 特指一条江
B. 泛指水域
C. 指的是杜甫的家乡
诗中提到的“汨罗”与哪位诗人有关?
A. 李白
B. 屈原
C. 王维
《天末怀李白》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歌更显洒脱与豪放,而杜甫则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社会现实的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关注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情感更加沉重。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