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钱少府还蓝田》

时间: 2025-05-02 20:02:52

诗句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2:52

诗词名称: 送钱少府还蓝田

作者: 王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白话文翻译:

草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桃花源里人迹渐少。
我手中拿着平子(诗作),目送老莱(衣服)归去。
每当山樱花开时,正是海燕归来的时候。
今年的寒食节,应该是回到柴门的日子。

注释:

  • 草色:草的颜色,指春天草木繁茂的景象。
  • 桃源:指桃花源,隐喻世外桃源,象征宁静的生活。
  • 平子赋:平子是指王维的诗作,赋是文体的一种。
  • 老莱衣:老莱子,古代的人物,常以长者形象出现,象征老年人的生活。
  • 寒食酒:寒食节,古代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禁火冷食。

典故解析: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老莱子”是古代贤者,寓意智慧与沉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静居,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融诗与画于一体。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维晚年,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送钱少府还蓝田》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与人际交往的诗。诗中通过山水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通过春天的美景引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紧接着却是“人去稀”,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惆怅。接下来的“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表现了诗人对文艺的追求以及对老年生活的关注。最后,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融汇了自然与人文,展现出王维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堪称田园诗的典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草色日向好”:表现春日的美好景象,草色鲜绿。
    • “桃源人去稀”:桃花源人迹稀少,反映孤独的情感。
    • “手持平子赋”:诗人拿着自己的诗作,表达对文学的热爱。
    • “目送老莱衣”:目送老年人的归去,隐含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每候山樱发”:每到樱花开放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时同海燕归”:海燕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团聚。
    • “今年寒食酒”:提到寒食节,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应是返柴扉”:期待好友回到家中,带来温暖与欢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展现工整的对仗美。
    • 意象: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形成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 草色:象征生命与活力,表现春天的生机。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寄托了诗人的向往。
  • 山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海燕:象征归来与团聚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 a) 一种树木
    b) 隐秘的理想境界
    c) 一种饮料
    答案:b

  2. “寒食酒”是哪个节日的象征?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答案:b

  3. 诗中表现孤独情感的句子是? a) 草色日向好
    b) 桃源人去稀
    c) 今年寒食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与陶渊明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王维的诗歌更注重于情感的细腻与自我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1. 《王维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咏围棋藏头 如梦令 如梦令 冬闺寄月郎 如梦令 晓行 如梦令 如梦令·门外雪花飘洒 如梦令 题龙脊石 如梦令 怀归 如梦令 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问制 积薪候燎 三框儿的字 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枪珠 走伏 页字旁的字 三杯两盏 包含株的成语 三点水的字 枉系 一日并命 易如翻掌 琭簌 王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包含嫌的成语 聊胜于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