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壶冰(一作咏冰壶)》

时间: 2025-05-06 02:02:38

诗句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38

原文展示

玉壶冰(一作咏冰壶)
作者: 李程 〔唐代〕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冰壶的特性与美感。首先,冰壶如同经过精雕细琢的玉石,坚硬而完美;它的形状圆润,象征着包容和虚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适应外界的变化。它温润如天成,清澈而高洁,展现出自然之美。阳光照射下,冰的光辉闪烁,雪的洁白愈加鲜明。冰壶如同一面明镜,公平地映照出万物,毫无偏见。白色和粉色交融,形成一种优雅的对比。经过细致的拂拭,冰壶愈显美丽,成为传世之器。诗人希望冰壶不被瑕疵所累,不留下遗憾,暗指鲍公所作的诗篇,表达了追求完美的愿望。

注释

  • 琢玉:雕刻玉石,形容冰壶的工艺精湛。
  • 成壶:制成壶,强调冰壶的形状。
  • 虚心:心态开放,能够包容他物。
  •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冰的清凉。
  • 温润:温暖而润泽,形容冰壶的质感。
  • 清贞:清澈而纯净,强调自然之美。
  • 至鉴:最好的镜子,象征冰壶的反射功能。
  • 毫发累:微小的瑕疵,强调追求完美。
  • 鲍公:指鲍照,古代诗人,表达对诗歌的严谨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情趣,作品常展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当时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有关。冰壶作为一种自然的艺术品,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李程的《玉壶冰》以冰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诗中的冰壶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纯洁、坚持与包容。诗人通过“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开篇,强调了冰壶的坚韧与完美,暗示了自然与人造的和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描绘了冰壶的包容性,展示了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与气象的特性。这种虚心的态度,与冰壶的清澈纯净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描写了阳光与雪光在冰壶上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新亮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冰壶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冰壶的“无私照岂偏”,强调了它的公正与客观,寓意着一种理想的品德。

最后,诗人以“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作结,表达了对完美的追求与对瑕疵的警惕,反映出一种严谨的艺术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与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琢玉性惟坚:冰壶如玉,坚韧不拔。
  • 成壶体更圆:经过雕琢,形状愈加完美。
  • 虚心含众象:开放的心态,能够包容多种形象。
  • 应物受寒泉:能够适应外界的寒冷。
  • 温润资天质:天生的温润与清澈。
  • 清贞禀自然:纯净的品质源于自然。
  • 日融光乍散: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
  • 雪照色逾鲜:雪的映衬使色彩更加鲜明。
  • 至鉴功宁宰:冰壶如镜,公正无私。
  • 无私照岂偏:反映万物,毫无偏见。
  • 明将水镜对:如同明镜,有清晰的反射。
  • 白与粉闱连:白色与粉色相互交融。
  • 拂拭终为美:细致的打理使其更加美丽。
  • 提携伫见传:期望它能够传世。
  • 勿令毫发累:希望不留瑕疵。
  • 遗恨鲍公篇:不想留下遗憾,提到鲍公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壶比作玉,突显其美丽与坚韧。
  • 拟人:赋予冰壶以“虚心”的特性,强调其包容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冰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追求完美、追求内心清净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壶:象征纯洁与完美,代表自然的艺术品。
  • 阳光:象征光明与希望,照亮冰壶的美丽。
  • :象征纯净,衬托冰壶的清澈。
  • 镜子:象征公正与客观,反映出真实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琢玉”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功力
    • B. 冰壶的坚韧性
    • C. 自然之美
  2. 诗中“虚心含众象”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容纳多种形象
    • B. 追求完美
    • C. 反映万物
  3.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鲍公”指的是?

    • A. 一位古代诗人
    • B. 一种诗歌风格
    • C. 一种艺术形式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程的《玉壶冰》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程更侧重于物质的表现与内在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程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僧归旧山 送禅师宗极归玉峰 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 送石秀才 八月十五夜玩月 故太常卿赠礼部尚书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登栖霞寺塔 途次维扬望京口寄白下诸公 太白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善卷 二字旁的字 悚切 崤底 衣字旁的字 网络版 竹字头的字 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拿奸拿双 三康 黍字旁的字 覆地翻天 烟幕弹 扫榻以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