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38
玉壶冰(一作咏冰壶)
作者: 李程 〔唐代〕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这首诗描绘了冰壶的特性与美感。首先,冰壶如同经过精雕细琢的玉石,坚硬而完美;它的形状圆润,象征着包容和虚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适应外界的变化。它温润如天成,清澈而高洁,展现出自然之美。阳光照射下,冰的光辉闪烁,雪的洁白愈加鲜明。冰壶如同一面明镜,公平地映照出万物,毫无偏见。白色和粉色交融,形成一种优雅的对比。经过细致的拂拭,冰壶愈显美丽,成为传世之器。诗人希望冰壶不被瑕疵所累,不留下遗憾,暗指鲍公所作的诗篇,表达了追求完美的愿望。
李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情趣,作品常展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当时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有关。冰壶作为一种自然的艺术品,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李程的《玉壶冰》以冰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诗中的冰壶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纯洁、坚持与包容。诗人通过“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开篇,强调了冰壶的坚韧与完美,暗示了自然与人造的和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描绘了冰壶的包容性,展示了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与气象的特性。这种虚心的态度,与冰壶的清澈纯净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描写了阳光与雪光在冰壶上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新亮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冰壶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冰壶的“无私照岂偏”,强调了它的公正与客观,寓意着一种理想的品德。
最后,诗人以“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作结,表达了对完美的追求与对瑕疵的警惕,反映出一种严谨的艺术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冰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追求完美、追求内心清净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琢玉”主要是形容什么?
诗中“虚心含众象”所表达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鲍公”指的是?
李程的《玉壶冰》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程更侧重于物质的表现与内在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