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5:11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我从盆城到鄂渚,风声只在耳边轻响。
不辜负老朋友的书信,却没有船只可以渡过江水。
老朋友辞去礼官,旌旗飘扬驻守江边。
而我这个被贬的人,年纪大了才得以归来。
分别已经三年,目送长路漫漫。
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相闻,平生的交情又怎能计算?
我牙齿已经掉光,您头发斑白又几何。
我们都已过了五十,未来的日子苦于无多。
年轻时乐于结识新朋友,老来更思念旧友。
就像亲生骨肉,难道不应该相互联系吗?
我过去确实愚笨,不能轻言辞色。
你也曾说过,臣子自知之明。
您若能宽恕我的过失,我也希望能改过自新。
如果老树还有机会再发新芽,愿意寄上相思的字句。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以骈文和古文并重,风格雄浑、气势磅礴,内容多涉及政治、哲学与道德。
此诗创作于韩愈被贬江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身为官员却遭贬谪,韩愈在诗中流露出对政治的失望与对友情的珍视。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展现了韩愈在贬谪期间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诗的开头描绘了从盆城到鄂渚的旅途,既是地理的移动,也是心灵的迁徙。接着,韩愈通过对老友李程的思念,反映出自己在官场的失意与人生的无奈。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如“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强调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青年时代欢乐的追忆与对老年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严谨,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作品中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反思,让人产生共鸣,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份浓烈的情感与智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对老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比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传达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韩愈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龙钟”指的是?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