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27
柳枝词十三首
作者:司马光
多愁万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切愁苦,赠送柳条作为信物,情感深厚,彼此都感受到这种离别的伤感。留住的情感无法真正安定居人的意志,而行人心中对离去的渴望又始终未能实现。
柳树在古代常被用作送别的象征,折柳赠友是古人送别时的一种习俗,象征着依依不舍的情感。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其诗歌作品也往往蕴含深刻的情感和社会观察。
《柳枝词》作于离别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由此产生的忧伤。写作环境和社会氛围使得诗人在离别时愁苦的情感更加深厚。
这首《柳枝词十三首》通过对柳枝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思念之情。开篇以“多愁万是别离深”引入,直指离别的主题,情感真挚而浓烈。折柳赠友的行为不仅是传统习俗的体现,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折条相赠各沾襟”,此句流露出难以自已的情感,柳条湿润了衣襟,象征着泪水的流淌,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气氛。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这两句则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尽管居人希望对方能够留下,但内心的挣扎和不舍却让这种希望显得无奈。行人内心渴望离开,却又被眷恋所束缚,这种矛盾使得离别的情感愈加深刻,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所经历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不安,展示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探讨,通过柳枝这一意象,表达了人们在分别时的无奈与惆怅,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作送别的象征,寓意着依依不舍的情感,常常与别离、思念相联系。
诗中“折条相赠各沾襟”的意思是:
A. 赠送柳条互相祝福
B. 赠送柳条引发泪水
C. 赠送柳条希望长久
“留住不住居人意”中的“留住”指的是:
A. 让对方留下
B. 保持情感
C. 留存记忆
司马光著作有哪些?
A. 《红楼梦》
B. 《资治通鉴》
C. 《水浒传》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前者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感受与思乡之情,而《柳枝词》则通过柳枝这一意象,体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