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

时间: 2025-05-06 02:42:07

诗句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

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

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

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7

原文展示: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

白话文翻译:

自从上次寄出一封信,转眼又过了许多天。难道没有东归的机会吗?只是遇到的阻碍太多。过去像马口衔着缰绳,想去就去,随心所欲。现在却像身体属于别人,每一步都受到束缚,连写字都感到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自往:自从上次。
  • 俯仰:形容时间短暂,转眼之间。
  • 许日:许多天。
  • 东归:指回到东方,可能是诗人的家乡。
  • 卒卒:匆忙,急迫。
  • 马口衔:马嘴里的缰绳,比喻自由自在。
  • 缓疾:快慢,指随心所欲。
  • 身属人:比喻受到他人的控制或束缚。
  • 窘刀笔:指写作困难,受到限制。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旅居外地,思念家乡和友人朱熹(晦庵)的时期。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赣县道中,怀念友人朱熹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由与束缚,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形象地描绘了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则生动地展现了现在受到束缚的困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往一寄书,俯仰又许日:自从上次寄出一封信,转眼又过了许多天。
  2. 岂无东归便,值遇多卒卒:难道没有东归的机会吗?只是遇到的阻碍太多。
  3. 昔如马口衔,欲去随缓疾:过去像马口衔着缰绳,想去就去,随心所欲。
  4. 今者身属人,动步窘刀笔:现在却像身体属于别人,每一步都受到束缚,连写字都感到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昔如马口衔”和“今者身属人”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状态。
  • 对比: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由与束缚,诗人深刻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口衔:象征自由自在。
  • 身属人:象征受到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昔如马口衔”比喻了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受到束缚的困境 C. 东归的机会 D. 寄信的情景 答案:A

  2. 诗中的“今者身属人”表达了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受到束缚的困境 C. 东归的机会 D. 寄信的情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读书时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怀旧表达了对自由和友情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于自由的向往,但朱熹的诗更多地体现了读书时的感悟,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残句山抹微云秦学士 次韵江晦叔二首 赠写御容妙善师 别黄州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留别雩泉 和陶停云四首 紫团参寄王定国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絮絮叨叨 分陕之重 非字旁的字 群魔乱舞 申牌 郎位 宏硕 包含醴的词语有哪些 丹渊 贝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九子母 厌结尾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百战无前 肆虐逞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