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40
题龙泉寺绝顶
作者: 方干 〔唐代〕
未明先见海底日,
良久远鸡方报晨。
古树含风长带雨,
寒岩四月始知春。
中天气爽星河近,
下界时丰雷雨匀。
前后登临思无尽,
年年改换去来人。
在天未亮的时候,我已经看见海底的日光,
等了很久,远处的鸡才开始鸣叫报晓。
古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雨水常伴,
寒冷的岩石在四月才感受到春意。
此时天气清爽,星河显得格外近,
下界丰收之时,雷雨也均匀地降临。
前后登高望远,思绪无尽,
年年岁岁,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在变。
作者介绍:方干(约834-900),字子之,号山人,唐代诗人,生于今浙江省。方干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尤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方干游览龙泉寺绝顶时,感受到了山间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龙泉寺绝顶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给人一种清晨的宁静,未明之际,海底的日光透出,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耐心等待着远处鸡鸣的晨声,象征着对生活的耐心与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诗人描绘了古树在风中摇曳、雨水滋润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力量。寒岩在四月才感知到春天的气息,传达出一种迟来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之后,诗人又描绘了中午清爽的天气,星河似乎触手可及,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的尾声回归到人生的思考,随着岁月的流逝,前来登高的人们一代代更替,这种思无尽的感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的欣赏,更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蕴含着一种哲理性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未明先见海底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年年改换去来人”,反映了什么主题?
“古树含风长带雨”中的“含风”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