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5:15
花深藓合似禅关,千岁榕根入水蟠。方土何须求海上,地仙元不离人间。忘言已悟铜铭背,却老非干玉炼颜。客至未应愁酒尽,少需便了巷沽还。
花丛深处青苔交织,好似禅宗的关口;千年的榕树根缠绕在水中。大地的土壤何必去海上寻求,真正的仙人其实并不离开人间。无言中已领悟了铭刻在铜石上的道理,却已年老不再追求玉石的容颜。客人到来时不必忧愁酒已尽,稍微准备点酒水就能在街边买到。
刘克庄,字士乔,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精于诗词,尤以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引子,表达了对道理的领悟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的哲理诗。诗中通过描绘花丛与青苔、榕树根与流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进一步引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诗中所提到的“地仙元不离人间”,意在强调真正的智慧和超脱并不在于远离世俗,而在于如何在世间生活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全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从容。尤其是“忘言已悟铜铭背”的句子,表明了诗人已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达到了心灵的领悟,显示出其思想的深刻和成熟。而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便客人来访,也无需因酒水短缺而愁苦,生活的丰富就在身边。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千岁榕根”象征了什么?
A. 长寿与稳固
B. 美丽与华贵
C. 深邃与神秘
“忘言已悟铜铭背”是什么意思?
A. 不再追求语言的表达,而是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B. 忘记了所有的事物
C. 只依靠铭文获取知识
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A. 忧愁与烦恼
B. 淡泊与从容
C.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