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 其九 和阮亭偶兴》

时间: 2025-05-07 09:43:27

诗句

我所思兮,濯足清流,晞发高冈。

奈举国侏儒,臣饥欲死,满堂酒汉,公醒而狂。

学剑不成,卖浆未售,肘后难传疗恨方。

除非是,学中山千日,梦到羲皇。

觉来起舞淋浪。

且读破离骚续九章。

喜庄子逍遥,人呼以马,左慈狡狯,或化为羊。

手弄双丸,目空九点,竿木随身作戏场。

今而后,从子虚隐矣,何有之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27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九 和阮亭偶兴
作者: 尤侗 〔明代〕

我所思兮,濯足清流,晞发高冈。
奈举国侏儒,臣饥欲死,满堂酒汉,公醒而狂。
学剑不成,卖浆未售,肘后难传疗恨方。
除非是,学中山千日,梦到羲皇。
觉来起舞淋浪。
且读破离骚续九章。
喜庄子逍遥,人呼以马,左慈狡狯,或化为羊。
手弄双丸,目空九点,竿木随身作戏场。
今而后,从子虚隐矣,何有之乡。

白话文翻译

我所思念的就是,在清流中洗脚,站在高冈上晾晒头发。
可怜全国都是侏儒,臣子们饥饿欲绝,满堂的酒徒,公醒而狂妄。
学剑未成,卖浆未售,背后难以传授解恨的良方。
除非是,像中山王那样学了千天,梦见了羲皇。
醒来后起舞在波浪之中。
且读破《离骚》,续写九章。
喜爱庄子的逍遥,别人称他为马,左慈狡诈,或许化为羊。
手里把玩双丸,眼中空空如也,竿木随身作戏场。
今后,就要从子虚之地隐退,那里便是无有之乡。

注释

  • 濯足:洗脚,表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晞发:晾晒头发,传达一种放松和自由的感觉。
  • 侏儒:这里用以形容国中无能之人。
  • 公醒而狂:意指那些醒着的人却表现得非常狂妄。
  • 中山:指中山王,历史上以智勇著称。
  • 羲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象征理想的境界。
  • 左慈:道教人物,常被描绘为神秘而狡诈的形象。
  • 双丸:可能指道教炼丹的双丸,暗示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 子虚:出自《庄子》,象征虚无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常带有哲理性,体现出一种洒脱和对现实的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困惑与挣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感受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以“濯足清流,晞发高冈”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渴望自由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奈举国侏儒,臣饥欲死”则转入对现实的批判,表现出对社会状况的失望与愤懑。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诗中,尤侗提到“学剑不成,卖浆未售”,说明他尝试过多种方式,但都未能如愿,表达出一种无力感和困惑。最后通过“从子虚隐矣,何有之乡”的句子,诗人似乎选择了隐退,去追求那虚无的理想生活。整体而言,此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所思兮:开篇直入主题,表达思念之情。
  2. 濯足清流,晞发高冈:描绘悠闲自在的场景,象征理想生活。
  3. 奈举国侏儒:指出社会的无能与腐败。
  4. 臣饥欲死,满堂酒汉:对比个人困境与他人狂欢的无奈。
  5. 学剑不成:自我否定,表达无力感。
  6. 肘后难传疗恨方:寻求解脱却无从下手。
  7. 除非是,学中山千日:提出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理想。
  8. 觉来起舞淋浪:从迷茫中醒来,追求自由。
  9. 且读破离骚续九章:沉浸于文学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10. 喜庄子逍遥:对逍遥自在的向往。
  11. 人呼以马,左慈狡狯,或化为羊:借用典故,展现虚幻与真实的转换。
  12. 今而后,从子虚隐矣:选择隐退,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濯足清流,晞发高冈”,增强音韵美。
  • 比喻:如“目空九点”,表现内心的空虚。
  • 典故:多处引用历史人物,增加文化厚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批判,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流:象征净化与自由。
  • 高冈:象征高远的理想。
  • 酒汉:象征社会的堕落与享乐主义。
  • :象征力量与追求的理想。
  • 离骚:象征文学的深邃与情感的宣泄。
  • 双丸:象征道教的追求与哲学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濯足清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自由
    C. 绝望
    答案:B

  2. 诗人提到的“中山千日”代表了什么? A. 未来的期望
    B. 无尽的努力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怨恨
    B. 失落与希望并存
    C.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与尤侗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直接的豪放,而尤侗则更为隐晦,反映出对现实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尤侗研究》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吕成三 醉中 示梅山弟八句 次韵史芝崖 题宁国府泾县琴高堂 次前人似任叔实 次前韵二首 君贵用前韵来谢又次韵答之 木犀 次韵僧仁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歲趣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设 云树遥隔 提土旁的字 日蚀 包含苒的词语有哪些 气喘如牛 車字旁的字 包含垃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咨候 受夹板罪 士字旁的字 啖以重利 垦荒 包含涌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千真万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