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23
射策人如射利忙,岂知世有古来妆。
汉庭儒半坏科举,天下士宁论国乡。
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
观君毛羽真鸾凤,羞杀粗豪白面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忙碌而浮躁的求仕心态,像是在射箭一样急切,却不知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汉朝的文人,科举制度已然衰败,世间的士人又能在国家与乡土之间谈论什么呢?然而,看到你在高雅的宫殿中显赫一时,谁能再去细读那些名声在外的书坊呢?看着你如同神话中的凤凰,实在是让那些粗鄙的白面书生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游,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志向。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科举制度逐渐衰败之际,社会上对于读书人和士人的评价变得复杂,诗人以此表达对当时求仕风气的批判和对真正才华的推崇。
《咸淳龙飞大魁之归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长》这首诗通过描绘求仕者的急切与浮躁,揭示了社会上对功名的迷恋与对真才实学的忽视。诗的开头以“射策人如射利忙”开篇,直接点明了时人对功名的急切追求,犹如射箭般匆忙,给人一种焦虑不安的感觉。紧接着,诗人以“岂知世有古来妆”反问的方式,指出这种浮躁的态度与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提到“汉庭儒半坏科举”,这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暗指文人失去了原有的理想与追求,导致整体人才的流失。诗中“天下士宁论国乡”则进一步反映出士人对个人理想的困惑和无奈,令人感到沉重的社会现实。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高雅与粗鄙的差异。“观君毛羽真鸾凤”描绘出一位优秀人才的风采,令那些粗豪的书生感到自愧不如。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反思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人对浮躁的求功名心态深感忧虑,提倡重视文化修养与真正的才华,反映了对历史传统的敬重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射策人如射利忙”中的“射策”指的是什么?
A. 射箭
B. 求取功名
C. 读书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汉庭儒半坏科举”主要反映了什么?
A. 文人理想的破灭
B. 科举制度的兴起
C. 诗人的个人经历
D. 传统文化的繁荣
诗的最后一句“羞杀粗豪白面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平庸的嘲讽
B. 对优秀人才的赞美
C. 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