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贵耳贱目谜》

时间: 2025-05-02 14:48:22

诗句

驴耳对轩轩,争酬价十千。

眈眈两虎视,不值一文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22

原文展示:

驴耳对轩轩,争酬价十千。
眈眈两虎视,不值一文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驴耳与轩轩(可能指的是高档物品或贵重事物)的争夺,价钱高达十千,但两只虎视眈眈,实际上根本不值一文钱。

注释:

  • 驴耳:驴的耳朵,象征性地代表低级或不值钱的事物。
  • 轩轩:高大、华丽的样子,可能指代昂贵的物品。
  • 争酬:争取报酬,争夺价格。
  • 眈眈:形容虎视眈眈,指两者相互注视,似乎在争夺。
  • 不值一文钱:形容极其便宜,毫无价值。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驴耳”和“虎视”作为意象,表达了对比和价值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被誉为“苏黄”之一。他的诗风以清新、高远著称,常常采用对比手法,表达对事物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贵耳贱目谜》应是在黄庭坚对生活中价值观的思考中产生的,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物质价值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对比,揭示了社会中对价值的看法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反差。诗中“驴耳”象征着低级的事物,而“轩轩”则代表着奢华的外表和价格。诗人用“争酬价十千”这一句,展示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争夺,但随即用“眈眈两虎视”来暗示这种争夺的激烈和焦虑。最后一句“不值一文钱”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讽刺,指出了表面价值和实质价值的巨大差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和哲理性。黄庭坚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立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驴耳对轩轩:驴耳朵与高大华丽的事物相对,强调了二者的对比。
  2. 争酬价十千:驴耳与高档物品的争夺,价格高昂。
  3. 眈眈两虎视:暗示竞争激烈,像老虎一样盯着对手。
  4. 不值一文钱:形容最终的结果是毫无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驴耳与轩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物质与价值的矛盾。
  • 拟人:虎的视线被形象化,增强了紧迫感。
  • 夸张:价格高达十千,强调对物质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质疑社会对价值的评判标准,强调了表象与实质的落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驴耳:象征低级、平凡的事物,代表一些被忽视的价值。
  • 轩轩:象征华丽、高贵的物质,指代人们追逐的表象。
  • :象征竞争与威胁,暗示在追逐物质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驴耳”象征什么?
    A. 高贵的事物
    B. 低级的事物
    C. 普通的动物
    D. 虚假的华丽

  2. 诗中“争酬价十千”意指什么?
    A. 表达物质的昂贵
    B. 形容竞争的激烈
    C. 强调价格的低廉
    D. 反映人们的无知

  3. 本诗的主题是?
    A. 追求名利
    B. 物质的真实价值
    C. 生活的无奈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黄庭坚的作品更注重社会批判,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两者在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河传 河传 其二 戏效花间体 河传 黄蔷薇 河传 新茗 河传 碧云寺 河传 河传 讱庵读余词,谓樱口不如檀口,作此调之 河传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袋书 口小 求容取媚 包含泮的词语有哪些 愚结尾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广字头的字 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丢眉弄色 匡俗济时 混合语 虱目鱼 包含异的成语 三般两样 弓字旁的字 圣断 力字旁的字 包含粒的成语 沉鱼落雁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