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5:00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泽,不溷沙砾。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其臭味同,远故不录。
谁其发之,班我旨蓄。
维女博士,史君炎玉。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绿菜,意在赞美它的美味和价值。
江水潺潺,葱茏的菜肴在阳光下闪烁。
青蛙的衣裳是它的外衣,颜色鲜亮,令人喜爱。
在吉祥的水中洗净,不与沙石混淆。
用辛辣的调料调味,既适合酒宴,也适合家常菜。
在吴地则是紫色,在蜀地则是绿色。
它们的气味相同,所以不再详细记录。
是谁发掘了它的价值,助我增添美味?
那位女博士,史君的明珠。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为题材。
创作背景:
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雅士常常以饮食、自然为题,赞美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绿菜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绿菜的美丽与美味,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细致观察。诗中通过对江边菜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味的欣赏。诗的开头提到菜生长的环境,接着描绘了菜的颜色和清新,随即引入调味的细腻。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女博士和史君,暗示了文化和智慧的结合。整体上,诗在赞美美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体悟,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描述了生长在江边的菜,环境宜人。
有茹生之,可以为蔌。
新鲜的青菜可以作为佳肴。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形容青蛙的衣装,与菜肴的色彩相映成趣。
吉蠲洗泽,不溷沙砾。
用洁净的水洗净蔬菜,保持其纯净。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调味以辛辣,适合各种饮食场合。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指不同地域的菜肴颜色差异。
其臭味同,远故不录。
虽然气味相同,但不再详细描述。
谁其发之,班我旨蓄。
赞美发掘美味的人的智慧。
维女博士,史君炎玉。
以名人作结,提升诗的文化内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蛙蠙之衣”)、对仗(如“在吴则紫,在蜀则绿”)等修辞手法,使得文字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饮食文化的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蛙蠙之衣”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青菜的颜色
B. 青蛙的外观
C. 酒的味道
D. 河流的水质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表明了什么?
A. 地域的差异
B. 颜色的变化
C. 文化的多样性
D. 食材的丰富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描绘自然景色
B. 直接表达情感
C. 通过饮食文化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绿菜赞》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黄庭坚更侧重于饮食文化,而陶渊明则强调隐逸与田园生活的哲学。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绿菜赞》的多方面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