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时间: 2025-04-21 11:54:24

诗句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1:54:24

原文展示: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白话文翻译:

相聚的时光难得,宛如系在不同的地方。
千里之外我们共赏明月,仿佛见到了老朋友的面容。
浮云遮住了高秋的天空,这岂是我心中所愿?
浓雾缭绕,豹纹隐约可见,水清澈,鱼儿自如游弋。

注释:

  • 会合:相聚、相见。
  • 良艰:好的机会难得。
  • 系匏:系上葫芦,意指相互联系,但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地方。
  • 千里共明月:形容远隔千里仍能同赏明月。
  • 浮云蔽高秋:浮云遮蔽了秋天的高空,暗示心情的烦闷。
  • 雾重豹成文:浓雾中豹纹隐约可见,形容环境的模糊。
  • 水清鱼自见: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然可见,比喻事物的清晰。

典故解析:

  • 明月: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象征思念与友谊,月亮常被用作寄托情感的意象。
  • 浮云:常用来比喻变幻不定的事物,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李载相隔千里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法描绘了友情的珍贵与相聚的艰难。开头两句以“良艰期”引入,表现出相聚的难得,接着通过“千里共明月”的意象,传达了尽管身处异地,但心意相通的情感。中间几句则通过“浮云”和“雾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烦闷,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水清鱼自见”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真挚友情的期待,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希望的色彩。整体来看,黄庭坚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人生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会合良艰期:强调相聚的机会难得,表明一种珍惜的态度。
  2. 系匏各异县:比喻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虽有联系却不易相见。
  3. 千里共明月:象征远隔千里仍能共享美好时光,表现出友情的恒久。
  4. 如披故人面:明月如故人之面,营造出一种亲切感。
  5. 浮云蔽高秋:浮云遮住了高空,象征心中烦闷与无奈。
  6. 此岂心中愿:抒发对现实不如意的感慨,表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7. 雾重豹成文:浓雾中豹的纹路隐约可见,象征事物的模糊与不清。
  8. 水清鱼自见:水清澈见底,象征真诚与美好,表达对友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共明月”,将月亮比作友人之面,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浮云”与“雾重”,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增强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谊的深厚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友情、思念。
  • 浮云:象征变幻与无常。
  • 雾重:象征困扰与迷茫。
  • 水清:象征纯真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庭坚
    • C. 杜甫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千里共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相聚的难得
    • B. 友情的恒久
    • C. 孤独的感觉
    • D. 对生活的失望
  3. “浮云蔽高秋”中的“高秋”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美好
    • B. 高远的天空
    • C. 秋天的烦闷
    • D. 诗人的理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念之情,与黄庭坚的作品情感相近。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黄庭坚《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李白《静夜思》
    • 两首诗均以月亮为中心意象,表达思念之情,但黄庭坚更注重友人间的情谊,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黄庭坚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作品。
  • 《古典诗词解析》:对古诗的详细解析与背景介绍。

相关查询

次张以道韵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一 琼莩亭 七夕前一夜翠樾堂设醮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燕坐 其二 还至吴淞茂洪用余临平诗韵放鱼因思旧行大江尝纵巨鱼再和为荅 读萧何传有感 谁谓 题圆觉寺跳珠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緑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車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方皇 通才练识 高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斧扆 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渭浊泾清 铢秒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诛求无度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说长话短 工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