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30
登商丘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河水日夜流,客心多殷忧。
维梢历宋国,结缆登商丘。
汉皇封子弟,周室命诸侯。
摇摇世祀怨,伤古复兼秋。
鸣鸿念极浦,征旅慕前俦。
太息梁王苑,时非牧马游。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商丘登高远眺时的忧虑与感慨。日夜流淌的河水使得我心中忧虑重重。曾经的宋国留下的痕迹让我感慨万千,登上商丘的高处,仿佛连接着历史的长河。汉朝的皇帝封赏了他的子弟,而周朝的统治者也命令诸侯。世事变迁,祭祀的怨恨在心中摇摆,古老的事情令人伤感,尤其是秋天的时节。鸿雁在空中鸣叫,让我想起遥远的地方,旅途中我怀念着曾经的友人。只得叹息梁王的园林,时光不再,已不是当初的牧马游玩。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上有一定造诣,以情感细腻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政治动荡与历史变迁对作者心理造成影响,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登商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诗歌的开头“河水日夜流”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历史的不可逆转。接着,诗人通过“客心多殷忧”表达了自己身为游子对故国的忧虑,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无助。
“维梢历宋国,结缆登商丘”则用地理描写引出历史的回忆,商丘作为古代的交通要道,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这种历史的回顾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沉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汉皇与周室,暗示着权力的更迭及历史的悲剧。最后两句“太息梁王苑,时非牧马游”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结合,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深沉的历史思考,显得格外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游子心中的忧伤,反映了个人与历史、现实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水”象征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生命的起源
C. 自然的美丽
“鸣鸿”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希望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