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庐山棕衣居士》

时间: 2025-04-28 00:21:46

诗句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1:46

原文展示:

兀兀山行无处归,
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
云溪道士见犹稀。

白话文翻译:

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找不到可以归去的地方,
山中的猛虎能辨认出穿棕衣的人。
那些想要寻找的世俗客人,恐怕是难以相遇的,
即便是云溪的道士也显得十分稀少。

注释:

字词注释:

  • 兀兀:形容山路崎岖、陡峭,难以行走。
  • 棕衣:指居士所穿的衣服,通常是棕色的,象征着修道者的朴素。
  • 俗客:指一般世俗的人,通常与修道者相对。
  • 云溪:云雾缭绕的溪水,意指清幽的环境。

典故解析:

  • “棕衣居士”是指那些隐居山林、追求道教生活的人,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庐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韦应物隐居庐山期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追求,表达了对俗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山林清幽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庐山棕衣居士》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险峻、孤独的行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首句“兀兀山行无处归”,描绘了山的高峻和行旅的艰辛,给人一种无处归依的孤独感。紧接着“山中猛虎识棕衣”,以猛虎来象征山中野性的霸气,也暗示了隐士的独特身份,穿着棕衣的他在猛虎面前不再是普通的世俗人。后两句则转向对世俗人的嘲讽和对道教隐士的珍稀之感,表明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真正能够理解隐士的只有极少数人。

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山水的神秘和孤独,韦应物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冷漠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兀兀山行无处归”:形象地描绘出在山中行走的艰难与孤独,表达了身处险境的无奈与迷茫。
  2. “山中猛虎识棕衣”:猛虎的出现强化了山中生存环境的险恶,同时也展示了修道者的独特身份。
  3. “俗客欲寻应不遇”:世俗人想要寻找隐士,但却无法与之相遇,突显了隐士生活的独特与稀有。
  4. “云溪道士见犹稀”:云溪的道士更是少之又少,进一步强调了隐逸者的孤独与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猛虎”比喻山中的危险与生存的残酷。
  • 拟人:山中的猛虎仿佛具有辨识能力,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疏离,表达了对自然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孤独、险峻,代表隐士的生活环境。
  • 猛虎:象征力量与危险,暗示修道者的勇气与坚韧。
  • 棕衣:象征隐士的朴素与清白,代表追求道德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 云溪:象征清幽、世外桃源,是隐士理想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棕衣”象征什么? a. 修道者
    b. 商人
    c.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猛虎”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柔
    b. 危险
    c. 美丽

  3. 诗的主旨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寄庐山棕衣居士》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多地强调了孤独感与世俗疏离,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辞典》

相关查询

书志 远游 东篱三首 其一 早晴 甜羹之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醯酱山 仲秋书事十首 其四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郭氏山林十六詠桂壑 读史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峡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衰草寒烟 家骥人璧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穷岁累月 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梅花大鼓 变脸变色 理迹 穷绌 秃宝盖的字 廾字旁的字 兴复不浅 破釜焚舟 锽锽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