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5:12
《射雉》
作者:韦应物
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
虽无百发中,聊取一笑妍。
羽分绣臆碎,头弛锦鞘悬。
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
弢弓一长啸,忆在灞城阡。
我骑马走向东冈,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田野。
田野里两只野雉飞起,我挥动鞭子,准备射击。
虽然没有百发百中,至少也能引来一笑。
那羽毛分开,绣出的腹部碎了,头部挂在锦鞘上。
此时我正想要享受这段旅途,和年轻时的学业无关。
拉开弓,长声一啸,想起在灞城小路上的情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山人,生于安徽,后迁居长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以表现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而著称。韦应物曾做官,但多次辞官归隐,足迹遍及江南和长安。
创作背景
《射雉》写于韦应物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在旅途中捕猎的乐趣和对过去青春的怀念。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诗人借助射雉这一活动,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思念。
《射雉》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狩猎乐趣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青春的怀念。全诗结构紧凑,前四句描写了射雉的情景,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悟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中“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展示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骑马而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野田中的双雉飞起,展现了生动的猎物,表现了诗人射击的兴致。尽管“虽无百发中”,但“聊取一笑妍”则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表现了他对捕猎的乐趣和心境的愉悦。
后半部分的“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享受,并将其与年轻学子的生活做对比,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的乐趣与学业的压力并不成正比。最后一句“忆在灞城阡”,则将诗的情感引向深远,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感。
逐句解析
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
虽无百发中,聊取一笑妍。
羽分绣臆碎,头弛锦鞘悬。
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
弢弓一长啸,忆在灞城阡。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狩猎为主线,结合了诗人对自由与青春的追忆,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通过对狩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冈”是指:
A. 西边的山冈
B. 南边的山冈
C. 东边的山冈
D. 北边的山冈
诗人通过射雉来表达:
A. 对捕猎的热爱
B. 对自然的无感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诗中“聊取一笑妍”的意思是:
A. 只求一笑而已
B. 一笑而过
C. 一笑了之
D. 只求美丽的微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