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时间: 2025-04-29 06:59:12

诗句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9:12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原文展示: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白话文翻译:

随着季节的更替,我开始怀念这美好的时光,心中烦闷,觉得这漫长的日子令人疲倦。夏日的树木已经长成了阴影,公门外的白天总是安静。长风刚刚轻轻吹动楼阁,层层云彩刚刚在山岭上吐出。坐在这里想念远方的亲人,还是要珍惜这即将逝去的景色。

注释:

  • 改序:更替。
  • 芳辰:美好的时光。
  • 烦襟:心中的烦闷。
  • 倦日:疲倦的日子。
  • 公门:公家的门。
  • 昼恒静:白天总是安静。
  • 长风:指微风。
  • 叠云:层叠的云彩。
  • 离居人: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 惜徂景:珍惜即将过去的景色。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芳辰”与“离居人”可以看作对美好时光和思念的普遍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田园诗和游子思乡的主题。

创作背景: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写于立夏时节,正值初夏,气候变化明显,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反映了他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夏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兄弟的思念。首句“改序念芳辰”点明时节的变化,诗人通过“烦襟倦日永”抒发内心的烦闷与疲惫。夏木成阴,公门静谧,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夏日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而随后的“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轻松与悠然的情绪。最后一句“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风景。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人对亲情的思考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改序念芳辰:时节更替,想起美好的日子。
  2. 烦襟倦日永:心中烦闷,感到日子漫长而疲惫。
  3. 夏木已成阴:夏天的树木已经长成阴影,表明夏天的到来。
  4. 公门昼恒静:公门外的白天总是安静,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5. 长风始飘阁:长风开始轻轻吹动楼阁,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感觉。
  6. 叠云才吐岭:层层云彩刚刚在山岭上吐出,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7. 坐想离居人:坐在这里思念远方的亲人。
  8. 还当惜徂景:还要珍惜眼前即将逝去的景色。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夏木已成阴”比喻夏天的到来。
  • 拟人:长风、叠云被赋予了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珍惜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木:象征生机与繁茂,传达夏天的气息。
  • 公门:象征社会与人际关系的隔阂。
  • 长风:象征自由与悠然自得。
  • 叠云:象征自然之美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夏木已成阴”表达了什么?

    • A. 夏天来了
    • B. 秋天到了
    • C. 冬天来了
  2. “坐想离居人”中的“离居人”指的是?

    • A. 朋友
    • B. 远方的亲人
    • C. 自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韦应物的思乡情感形成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涉及思念之情,但背景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离别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晓睡 送董湖州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其一 病目不饮 题美人对镜图 次韵答朱冠军游西城之作 送范架阁赴嘉禾兼简李使君 咏苑中秦吉了 毛公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主明臣直 无可厚非 包含遒的词语有哪些 虎皮羊质 积年累岁 朱殿 口字旁的字 松桢 绯衣 察察而明 黑字旁的字 睡眼 干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刈钩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