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4:23
赠崔员外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
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
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崔员外相隔十年重逢的情感。诗中回忆起洛阳的往事,期望再次叙谈府中的人事。在相聚的时刻,面对满酒杯,谁能想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匆匆而过的时光,不知不觉中,车马在风尘中奔波。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性情淡泊,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韦应物与崔员外久别重逢之时,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赠崔员外》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时光流逝的诗作。诗人在与崔员外相逢之际,回想起他们十年的离别,充满了感慨和惆怅。开头的“一别十年事”直接点出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重聚的珍贵。接下来的“还思洛阳日”则带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洛阳作为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与回忆。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一句,以酒作媒介,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白发的生长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则以匆忙的车马喻示生活的急促与不易,营造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感。同时,诗人也在反思,人生如梦,似乎在警示人们珍惜当下,享受与朋友相聚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蕴含深厚的哲理,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练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洛阳日”代表了什么?
A. 乡愁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未来的希望
D. 旅行的景点
“匆匆何处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向往
B. 对生命的迷茫与无常
C. 对友情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赠崔员外》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有友情的主题,但韦应物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洒脱与对友人的祝福。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