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26
原文展示:
儒林学海老宗师,每恨闻名识面迟。 一部山川司马记,百篇风月谪仙诗。 玉堂挥翰思当日,金鼎调元定此时。 抱负大才应大用,得看事业迈周伊。
白话文翻译:
在儒学和文学的海洋中,您是老一辈的宗师,我常常遗憾闻名却未能早些认识您。 您撰写的关于山川的著作,如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重要;您的诗篇,如同被贬谪的仙人所写的风月诗一样精彩。 在玉堂中挥毫泼墨,我思念着那一天;在金鼎旁调配元气,您定能在这时发挥作用。 您怀抱的大才应当得到大用,期待您的事业能够超越周公和伊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和历史的深厚造诣。这首诗是黄庚写给李承旨的,表达了对李承旨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黄庚在得知李承旨的学术和政治成就后,感到自己认识李承旨太晚,因此写诗表达自己的敬意和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承旨的赞美,展现了黄庚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诗中,黄庚将李承旨比作儒林学海中的老宗师,表达了自己对其学术成就的钦佩。同时,他将李承旨的著作比作司马迁的《史记》,将其诗作比作李白的谪仙诗,进一步强调了李承旨的文学才华。在诗的后半部分,黄庚期待李承旨能够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就超越古代贤相周公和伊尹的事业。整首诗语言典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对李承旨才华和成就的高度赞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李承旨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期待其在学术和政治上都能有更大的成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将李承旨的著作比作哪位历史人物的作品? A. 司马迁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谪仙诗”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诗中“金鼎调元”象征什么? A. 文学创作 B. 政治才能 C. 历史研究 D. 艺术修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