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事呈斯远三首》

时间: 2025-05-07 08:45:01

诗句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

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01

原文展示: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除去枯萎的花朵,心情变得清新;由此知道,无论是稀疏还是密集,总是令人愉悦的。正是因为污秽被清除,清虚之气得以聚集,这并不妨碍我戴着简朴的帽子和头巾,依然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蔫花:枯萎的花朵。
  • 疏密:指事物的稀疏和密集。
  • 秽:污秽,不洁之物。
  • 清虚:清新虚静的气息。
  • 萧然:形容态度或环境冷清、简朴。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受到自然变化或生活环境变化时所作,表达了对清新环境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枯萎与新生,污秽与清虚,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去却蔫花意转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除去枯萎花朵后心情的转变,而“是知疏密总宜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能找到令人愉悦的一面。最后两句“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则体现了作者在清新环境中保持简朴生活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自得其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却蔫花意转新”:除去枯萎的花朵,心情变得清新。
  2. “是知疏密总宜人”:由此知道,无论是稀疏还是密集,总是令人愉悦的。
  3. “正由秽去清虚集”:正是因为污秽被清除,清虚之气得以聚集。
  4. “不碍萧然冠与巾”:这并不妨碍我戴着简朴的帽子和头巾,依然自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蔫花”与“新”、“秽”与“清虚”的对比,突出了清新与简朴的主题。
  • 象征:“蔫花”象征枯萎与衰败,“清虚”象征清新与宁静。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清新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在变化中寻找美好,保持内心宁静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蔫花:象征枯萎与衰败。
  • 清虚:象征清新与宁静。
  • 萧然:象征简朴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蔫花”象征什么? A. 新生 B. 枯萎 C. 繁荣
  2. 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对清新环境的喜爱? A. 对比 B. 拟人 C. 夸张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忙碌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秋怀》等,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望江南·江南柳 五代史伶官传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前所未知 虫字旁的字 嗣述 追解 颜跖 包含赌的成语 泰陵 东墙窥宋 棒疮 辛字旁的字 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根大器 人字头的字 包含很的词语有哪些 恍然自失 括目相待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