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3 20:56:10

诗句

君是三珠树,子非两玉人。

水南留步武,竹隐记风神。

往者兄同弟,今焉越与秦。

细哦诗语妙,如款笑谈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56:10

原文展示:

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君是三珠树,子非两玉人。 水南留步武,竹隐记风神。 往者兄同弟,今焉越与秦。 细哦诗语妙,如款笑谈真。

白话文翻译:

您如同三珠树般珍贵,您的孩子并非两位如玉般的人。 在水南留下足迹,竹林中隐匿着您的风采。 过去兄弟同行,如今却如同越国与秦国般相隔。 细细品味诗句中的妙语,如同亲切的笑谈般真实。

注释:

  • 三珠树:古代神话中的宝树,比喻珍贵。
  • 两玉人:比喻两位品德高尚的人。
  • 水南:地名,指诗人在水南的足迹。
  • 竹隐:指在竹林中隐居,比喻隐逸的生活。
  • 越与秦:古代的两个国家,比喻相隔遥远。
  • 哦:吟咏,细细品味。
  • 款:亲切,真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舟中阅读子进昆仲的西游集后,怀念其人所作,并寄给成父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阅读了子进昆仲的西游集后,感慨于兄弟分离的现实,怀念远方的亲人,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三珠树”和“两玉人”的比喻,赞美了子进昆仲的高贵品质。诗中“水南留步武,竹隐记风神”描绘了诗人在水南的足迹和隐逸的风采,表达了对过去兄弟同行的怀念。后两句“往者兄同弟,今焉越与秦”则抒发了因分离而产生的感慨。最后两句“细哦诗语妙,如款笑谈真”则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和对真诚交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兄弟情谊和诗歌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是三珠树,子非两玉人。”:诗人用“三珠树”比喻子进昆仲的珍贵,而“两玉人”则指他们的孩子并非如玉般的人,可能是谦虚或自谦的说法。
  2. “水南留步武,竹隐记风神。”:诗人在水南留下了足迹,竹林中隐匿着他的风采,这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往者兄同弟,今焉越与秦。”:过去兄弟同行,如今却如同越国与秦国般相隔,表达了因分离而产生的感慨。
  4. “细哦诗语妙,如款笑谈真。”:细细品味诗句中的妙语,如同亲切的笑谈般真实,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和对真诚交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三珠树”和“两玉人”进行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水南留步武,竹隐记风神”,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喜爱。通过对兄弟情谊和诗歌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三珠树:象征珍贵和美好。
  • 两玉人: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 水南:象征诗人的足迹和回忆。
  • 竹隐:象征隐逸的生活和风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珠树”比喻的是什么? A. 珍贵的人 B. 美丽的树 C. 宝贵的财富 答案:A

  2. “水南留步武”中的“水南”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方向 C. 水边的南边 答案:A

  3. 诗中“越与秦”比喻的是什么? A. 相隔遥远 B. 两个国家 C. 兄弟情谊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二》,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风格和情感。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和自然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问遥山禅老 秋晚宿破山寺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此时公权领湖州) 日曜上人还润州 南楼望月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 送陈秀才赴举 送沈秀才之闽中 送顾道士游洞庭山 买药歌送杨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饮泉清节 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刿鉥肝肾 而字旁的字 手重 疑团 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为别 彰结尾的成语 代数学 倒茬 秤砣虽小压千斤 千村万落 心劳意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