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25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我朋友厌恶富贵,常常觉得追求功名利禄很苦。
希望能像赤松子那样,永远眺望白云的高峰。
清风吹来,心中畅快,万窍齐鸣,似在吟唱。
吟成这首超然的诗,洗净我心中的烦恼。
唉,我本来是什么人,像麋鹿一样,衣着简陋。
身子微弱而志向却很大,交情浅薄却常常深谈。
叮嘱朋友如能得到谢意,呼我时请多寄音信。
只怕酒钱不够,烦请朋友慷慨施舍。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斐然,尤其擅长诗词、散文,风格豪放、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表达了他对世俗富贵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诗的开头以“我公厌富贵”引入,直接表达了对世俗权利的反感,接着用“常苦勋业寻”来描绘追求功名的艰辛。苏轼通过对赤松子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在“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中,诗人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在后半部分,苏轼感慨自己“身微空志大”,虽然身处卑微却心怀壮志,体现了他内心的不平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以“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收尾,带有幽默和自嘲的意味,表现出他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调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反映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和潞公超然台次韵》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赤松子”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朋友能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