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29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惆怅,因忧伤而使志向受阻,常常感到惊慌。虽然想要逍遥自在,但美好的时光却转瞬即逝。窗外蟋蟀鸣叫,庭院里蝼蛄也在歌唱。我的心意尚未被人理解,谁能知道我内心的情感?我愿化作空中小鸟,在千里之外哀鸣。三芝延瀛洲,遥远的旅行或许能够带来长生的希望。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号称“阮郎”。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风流倜傥和不拘一格著称,代表了魏晋风度的典型。
阮籍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他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此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在困苦中渴望自由与长生的情感。
《咏怀 其三十五》是阮籍表露内心情感的佳作,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时间无常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用简练的语言道出内心的忧虑与恐惧,反映了他因时代动荡而感到的无奈与绝望。接着,诗人以“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寓意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仿佛在告诫人们珍惜眼前。之后“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描写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一句则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切反思,表达了他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最后两句“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与“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更是展示了他对自由与长生的向往,象征着逃离现实的愿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深刻展现了阮籍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内心的忧虑、对自由与长生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阮籍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殷忧令志结”中的“殷忧”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华忽西倾”是指?
诗人想化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