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怀 其三十五》

时间: 2025-07-30 02:14:03

诗句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2:14:03

原文展示: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惆怅,因忧伤而使志向受阻,常常感到惊慌。虽然想要逍遥自在,但美好的时光却转瞬即逝。窗外蟋蟀鸣叫,庭院里蝼蛄也在歌唱。我的心意尚未被人理解,谁能知道我内心的情感?我愿化作空中小鸟,在千里之外哀鸣。三芝延瀛洲,遥远的旅行或许能够带来长生的希望。

注释:

  • 殷忧:深重的忧虑。
  • 志结:志向受到压抑或阻碍。
  • 怵愓:心中感到慌乱和恐惧。
  • 逍遥:自在、轻松。
  • 朱华:美好时光,这里指的是夕阳。
  • 蟋蟀:一种昆虫,夏天常鸣叫。
  • 蝼蛄:一种地下虫,常在庭院中鸣叫。
  • 心肠:心意、感情。
  • 云间鸟:比喻自由自在的状态。
  • 三芝延瀛洲:传说中的长生之地,象征着追求长生和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号称“阮郎”。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风流倜傥和不拘一格著称,代表了魏晋风度的典型。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他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此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在困苦中渴望自由与长生的情感。

诗歌鉴赏:

《咏怀 其三十五》是阮籍表露内心情感的佳作,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时间无常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用简练的语言道出内心的忧虑与恐惧,反映了他因时代动荡而感到的无奈与绝望。接着,诗人以“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寓意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仿佛在告诫人们珍惜眼前。之后“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描写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一句则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切反思,表达了他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最后两句“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与“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更是展示了他对自由与长生的向往,象征着逃离现实的愿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深刻展现了阮籍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殷忧令志结:深重的忧虑使得我的志向被束缚。
  2. 怵愓常若惊:内心常感到惊慌和恐惧。
  3. 逍遥未终晏:渴望的自在生活尚未实现。
  4. 朱华忽西倾: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夕阳西沉。
  5. 蟋蟀在户牖:窗外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孤独。
  6. 蝼蛄鸣中庭:庭院中蝼蛄的叫声,反映自然的宁静。
  7. 心肠未相好:我的心意未被他人理解。
  8. 谁云亮我情:谁能了解我内心的情感呢?
  9. 愿为云间鸟:我愿意化作空中的鸟儿。
  10. 千里一哀鸣:在千里之外发出一声哀鸣。
  11. 三芝延瀛洲:渴望到达传说中的长生之地。
  12. 远游可长生:希望远行能带来长生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虑比作束缚,将心意比作鸟儿,表达渴望自由的心情。
  • 拟人:蟋蟀和蝼蛄的鸣叫赋予了生命,象征着自然的呼唤。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内心的忧虑、对自由与长生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阮籍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忧虑: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困惑。
  2. 蟋蟀与蝼蛄:代表孤独与自然的宁静。
  3. 云间鸟:象征自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三芝延瀛洲:代表追求长生与理想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殷忧令志结”中的“殷忧”指的是什么?

    • A. 深重的忧虑
    • B. 轻松的心情
    • C. 美好的愿望
  2. 诗中提到的“朱华忽西倾”是指?

    • A. 夕阳西下
    • B. 月亮升起
    • C. 星星闪烁
  3. 诗人想化作什么?

    • A. 一只鱼
    • B. 一只云间鸟
    • C. 一只蝴蝶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写孤独与思乡,展现了相似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阮籍的作品在对自由与自然的描绘上有共同之处,但前者更多强调旅途的美丽与希望,而阮籍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忧虑与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阮籍诗文集》
  2. 《魏晋风度与文学》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西湖杂诗五首 西湖春晓 导引·延和幄座 导引 正隆六年六月驾幸南京林钟宫 导引 贞元元年三月驾幸中都姑洗宫 导引 天德二年三月?享回銮姑洗宫 导引·中兴五叶 导引·中兴四叶 导引·三弄晓 导引·霜月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喤喤 折文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痴心妇人负心汉 星驾席卷 人耦 海神 飞字旁的字 踟躇不前 顾仲彝 潜移默化 迂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