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4:10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
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
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我夸口谈论时感到愤懑不已,心情懒散而烦闷。
向西北登上不周山,向东南眺望邓林。
广袤的原野覆盖了整个九州,高耸的山峦抵抗着高耸的峰峦。
一餐饭的时间仿佛可以度过万世,千年的岁月如同浮沉。
谁说玉石是一样的?我不禁流下眼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擅长诗歌与散文。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提倡清谈,反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在魏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文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逐渐成为诗歌的主题。阮籍的《咏怀》系列诗歌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弊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阮籍内心的愤懑与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开头两句“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显示出对生活的不满与对现实的反思。接下来的“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则通过地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象征着他对自由与归属感的追求。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中,作者用广阔的自然景观来反衬人类的渺小和无力,表达了对历史长河和人世无常的思考。最后两句“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沉”更是将个人的短暂与历史的悠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惋惜及无奈的泪水,深具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反映了阮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的愤懑,也有对理想的渴望,展现了魏晋风度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阮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在愤懑与无奈中的情感挣扎,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诗中蕴含的哲理引人深思,强调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北”指的是哪个山?
诗歌的作者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在诗中,诗人用什么来比喻人心与物质的不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阮籍的《咏怀 其三十六》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的主题,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阮籍的诗歌更为激烈,情感深沉;而陶渊明则更为淡泊、从容,展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两者的对比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思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