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23
寻陈处士山堂
作者: 刘得仁〔唐代〕
步溪凡几转,始得见幽踪。
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
片云生石窦,浅水卧枯松。
穷谷风光冷,深山翠碧浓。
鹤看空里过,仙向坐中逢。
底露秋潭水,声微暮观钟。
他年来此定,异日愿相容。
且喜今归去,人间事更慵。
我在溪边转了好几圈,终于看见了幽静的踪迹。
小路隐没在千根树木之间,山门打开在万丈高峰之上。
片片浮云从石窦间升起,浅浅的水面上卧着枯松。
深谷中的风光冷清,深山里的翠色愈加浓郁。
白鹤在空中飞过,仙人恰好在座中相逢。
水面上露水凝结,微弱的钟声在傍晚时分响起。
我曾在这里定居,期望将来能与友人相聚。
如今高兴地回去,世间的事更加懒散。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作者在一次山中游历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寻陈处士山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全诗以“步溪凡几转”开头,表现了诗人踏遍溪流、寻觅隐士的心路历程,接着描绘了千树万峰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中“鹤看空里过,仙向坐中逢”一联,透出一种超脱与灵性的交融,仿佛在暗示诗人渴望与隐士对话,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最后,诗人对“人间事更慵”的感慨,反映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与精神寄托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路隐千根树”,这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壮丽
B. 幽静
C. 热闹
答案:B
诗中“他年来此定”中的“此”指的是哪里?
A. 城市
B. 深山
C. 河边
答案:B
诗人对“人间事更慵”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厌倦
C. 热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寻陈处士山堂》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