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时间: 2025-04-26 02:37:20

诗句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7:20

原文展示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片小小的园子,只有两三亩地。
花草竹木随意装饰着,
槿花篱笆和茅草屋,
透出一种山家风味。
闲暇时在池边喝酒,
在林间醉酒,
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心中没有任何烦恼。
美丽的风景争相来,
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心中如意,活在世间的日子,
又能剩下多少呢?
洞天谁能说是在尘世之外。

注释

  • 小园儿:指小型的花园或菜园,象征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 随宜:根据需要,随意地。
  • 槿:指木槿花,常用于园林装饰。
  • 山家风味:山间人家的生活气息,代表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 等闲:闲暇,指随意、轻松的状态。
  • 胸中无事:心中没有烦恼,内心平和。
  • 称心如意:心满意足,生活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约1080-1150年),字子文,号阮塘,南宋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小园,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

诗歌鉴赏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词中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园子,尽管面积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与美感。花竹相随,槿篱茅舍,构成了完美的山家风味,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在诗中,诗人以“等闲池上饮,林间醉”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强调了心中无事的状态,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生活态度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渴望的正是那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更是揭示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人们往往在尘世中迷失,而真正的洞天福地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只需用心去发现。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自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开篇即设定了环境,展现出小而精致的田园。
    • 花竹随宜旋装缀:花草竹木的随意装点,反映出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槿花篱笆与茅草屋,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
    •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描绘悠闲的生活状态,在自然中享受饮酒的乐趣。
    •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无忧,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状态。
    • 风景争来趁游戏:自然景色丰富,吸引人们尽情享受生活。
    •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在满足中感叹人生的短暂。
    •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质疑洞天福地是否真在尘世之外,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思索。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如“小园儿”象征宁静与田园生活。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作品的美感。
    • 以闲适的语气传达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小园:象征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 花竹:代表自然之美,体现生活的多样性与生机。
  • 槿篱茅舍:象征乡村的朴素与真实,传达出一种安宁的生活气息。
  • 池上饮、林间醉:表现悠闲与享受,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小园面积为:

    • A. 一亩
    • B. 两三亩
    • C. 五亩
    • D. 十亩
  2. 诗中提到的“槿篱茅舍”主要代表:

    • A. 城市生活
    • B. 乡村生活
    • C. 商业气息
    • D. 学院氛围
  3. 诗中表达的心境是:

    • A. 忧愁
    • B. 烦躁
    • C. 平和
    • D. 紧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陶渊明): 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江雪》(柳宗元):表现孤独与自然的独特关系,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朱敦儒的《感皇恩·一个小园儿》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朱敦儒更强调生活的闲适与内心的平和,而陶渊明则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世外桃源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陶渊明全集》
  • 《古诗文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僧师源画观音赞 自局中归马上口占 初夏闲居即事 十月十九日大风作寒闭户竟日 晨起 双流旅舍 忆荆州旧游 梅花绝句 午炊 阿通自闽中归甫九岁颇有老成之风作此诗示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翠绕珠围 昭铭 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覆讲 亅字旁的字 分支分配器 麻字旁的字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阜字旁的字 湮没无闻 十家锅灶九不同 吟石 道大莫容 忽忽不乐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