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春草》

时间: 2025-05-07 07:12:06

诗句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2:06

原文展示:

踏莎行 春草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的绿意渐渐消退,红色的花蕊也稀少,水流依旧平静地流淌,堤岸上显得幽远而模糊。东风吹拂着杨柳,柳条像是挂着愁绪的丝线,杏花只送走啼叫的杜鹃,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燕子在空中飞翔,远方的帆船渺小而模糊,天涯尽处尽是王孙草(指王孙归隐的生活)。白昼漫长,屏风遮住了博山的寒意,烟光缠绕在每天的屏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闹春残: 绿意盎然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 红衔蕊少: 红色花蕊已经稀少。
  • 水流依旧平堤杳: 水流仍然平静,堤岸显得远而无边。
  • 东风杨柳挂愁丝: 东风吹拂,柳条如愁丝般垂挂。
  • 杏花只送啼鹃老: 杏花只送走啼叫的杜鹃,暗指时光流逝。
  • 王孙草: 指隐士,象征归隐的生活。
  • 博山寒: 博山的寒冷,象征着诗人的孤寂。

典故解析: “王孙草”出自《离骚》,用以象征归隐的理想。诗中提到的杜鹃,古人认为是春天的使者,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表达个人感慨与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草萋萋,感叹春天即将过去,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春草》是一首描绘春末夏初景象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伤。开头“绿闹春残,红衔蕊少”,通过“绿”和“红”两种颜色的对比,突显春天的繁华已渐渐消退。接着,由水流的平静引出一丝悠远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东风杨柳挂愁丝”,柳条的柔软与愁绪的结合,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脆弱与易逝。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燕子飞飞,征帆渺渺”,燕子的自由飞翔与远方帆船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尽管白昼漫长,却因屏风遮挡而显得寒冷,烟光缠绕的意象则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朦胧。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最终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体现了沈宜修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闹春残: 描绘春天的绿意与生机在渐渐消逝。
  2. 红衔蕊少: 形容花朵的凋零,暗示春天的结束。
  3. 水流依旧平堤杳: 水流依旧平静,但堤岸显得遥远而模糊,时间似乎在流逝。
  4. 东风杨柳挂愁丝: 东风吹动柳条,柳枝像愁绪般垂挂,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
  5. 杏花只送啼鹃老: 杏花送走了啼叫的杜鹃,暗示春天的结束和岁月的流逝。
  6.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 燕子自由飞翔,远方的帆船显得渺小,传达出诗人的孤独感。
  7. 天涯尽是王孙草: 天涯的尽头尽是隐士的草地,象征归隐的生活理想。
  8. 昼长屏掩博山寒: 白昼漫长,屏风遮住寒意,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9. 烟光日日屏前绕: 烟光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和哀愁。

修辞手法:

  • 拟人: 柳条“挂愁丝”,使柳树具有人类的情感。
  • 对仗: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燕子与帆船的对比,象征自由与孤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 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自然的美好。
  • 杨柳: 代表柔情与愁绪,展示春天的脆弱。
  • 杏花: 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暗示时光的流逝。
  • 燕子: 象征自由与归属,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孙草: 代表隐士的生活,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孙草”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隐士的生活
    C. 逝去的时光
    D. 自由的飞翔

  2. “东风杨柳挂愁丝”中的“愁丝”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的“水流依旧平堤杳”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生机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沈宜修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沈宜修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而杜甫则通过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展现悲伤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查询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书锁树谏图 春雪阻观梅花两诗嘲之 其二 正月三日同诸亲从叔祖阁学登宁寿观东西山寻 马当山水府庙 堂中安奉高宗寿皇今上御书碑 送绰上人归后庵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平桥 杂兴 香玉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群起攻击 四点底的字 麻字旁的字 岭蜑 己字旁的字 终始弗渝 粝食粗餐 射官 隹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蜂虿有毒 起面饼 碎璮 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旷大之度 惹灾招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