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7:49
原文展示:
秋游六首 邵雍 〔宋代〕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 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
白话文翻译:
九月时节,风光虽已近暮秋,但中州大地的景物并未完全凋零。 我放眼望去,秋色绵延千万里,手中轻握着几枝黄花。 美酒容易消磨闲暇的时光,青铜镜就不要再照出我衰老的容颜。 如果说一定要让别人相信,那么我倾尽真诚,又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秋天出游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一句,既表现了秋天的辽阔和壮美,又通过“黄花”这一意象,传达了坚韧和希望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和真诚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美丽和坚韧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诗人为什么说“青铜休照老容仪”? A. 因为青铜镜不清晰 B. 因为不想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C. 因为青铜镜太重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真诚的渴望 B. 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