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严廉访十首》

时间: 2025-05-02 12:37:47

诗句

斯文迓续交,天意岂无拟。

猗欤恪斋翁,雅意敦典礼。

推行大经纶,宣风自兹始。

百世常公祠,罔俾独专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7

原文展示:

斯文迓续交,天意岂无拟。
猗欤恪斋翁,雅意敦典礼。
推行大经纶,宣风自兹始。
百世常公祠,罔俾独专美。

白话文翻译:

文雅的风范一代代相传,难道上天没有安排吗?
啊,恪斋先生,您的高尚情操和礼仪如此深厚。
推行大治之道,弘扬风尚从此开始。
愿我们的公祠百世长存,不让某个人独享美名。

注释:

  • 斯文:文雅的风范。
  • 迓续:相继,延续。
  • 恪斋翁:恪斋是指作者的称呼,表示尊敬。
  • 雅意:高雅的情操。
  • 典礼:礼仪、规章。
  • 大经纶:治理国家的大道理。
  • 宣风:推广良好的风尚。
  • 公祠:供奉的祠堂。
  • 独专美:独自享有美名。

典故解析:

  • 公祠:在古代,公祠是供奉先贤的地方,象征着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重。
  • 恪斋:恪斋翁可能是指某位敬重的前辈,表达对其德行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善于表达对社会风俗的见解。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在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通过此诗表达对传统文人风范的推崇,以及对治理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理想的崇高追求。诗人通过对“斯文”和“礼”的强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开头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引导读者思考,强调了文雅风范的延续并非偶然,而是天意的安排。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恪斋翁”的赞美,突显了个人德行在社会风尚形成中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礼仪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公祠能够长存,社会风气不被个别人的私利所玷污,强调了集体的价值和长久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斯文迓续交:文雅的风范不断传承。
  2. 天意岂无拟:难道上天没有这样的安排吗?
  3. 猗欤恪斋翁:啊,恪斋先生,您真是高尚。
  4. 雅意敦典礼:您的情操深厚,礼仪周到。
  5. 推行大经纶:推行治国的根本大法。
  6. 宣风自兹始:弘扬良好的风尚从今天开始。
  7. 百世常公祠:愿我们的公祠百世长存。
  8. 罔俾独专美:不让某个人独自享有美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斯文迓续交”与“天意岂无拟”,形成对称的结构。
  • 设问:通过疑问引起思考,增强诗的力量。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文雅风范的强调,呼吁人们重视道德与礼仪,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斯文:象征文人的雅致与风范,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 恪斋:象征高尚的道德与礼仪,代表着个人的修养。
  • 公祠:象征集体的文化与精神,传达对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斯文”指的是什么?

    • A. 文雅的风范
    • B. 战争的荣耀
    • C. 个人的财富
  2. “猗欤恪斋翁”中的“恪斋翁”指代的是?

    • A. 一位名人
    • B. 诗人自己的称呼
    • C. 诗人尊敬的前辈
  3. 诗人希望公祠能够如何?

    • A. 迅速消失
    • B. 长久存在,不被个别享有
    • C. 只为某个人服务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之美与文化情怀。
  • 《登高》:杜甫的名篇,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诗词对比

  • 熊禾的《上严廉访十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风尚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进行分析。
  • 《古诗文赏析》:研究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墨菊 好事近 游庐山 高尚居士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长相思令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 其二 榴花谷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其三 点绛唇 其九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庶甿 再三再四 飞字旁的字 竦健 蜱蜉戴盆 鹿字旁的字 倚偎 肉字旁的字 摧心剖肝 包含菲的成语 雪结尾的成语 顺我者吉,逆我者衰 靡不所措 靣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门阖 指水盟松 包含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