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4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
共贯沿五胜,浊道迈三英。
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
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
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
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
物色动宸眷,民豫降皇情。
帝王的德行在这个夏天显得格外高尚,王者的功绩被广为颂扬。大家共同连接着五大胜地,浊流的道路上迈出了三位英杰。我皇帝抚慰归来的运势,时常乘着信号宣告成功。一声声华丽的钟声响起,丝弦乐器也被轻轻拨动。黄草中归来的雒木,山梯上捧着的玉石显得荣光焕发。时光来临,浊河发生了变化,瑞气从温洛升起,流光溢彩。万物的变化引起了皇家的眷顾,百姓们也因此感受到皇帝的恩情。
任昉,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主要活动在南朝,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九月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之时,帝王举行宴会,诗人陪伴在侧,借此机会抒发对皇帝德行的赞美,描绘盛世景象,体现了对国家安定和民众幸福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风貌和文化气息,诗人通过对宴会现场的描绘,传达了对皇帝德行和功绩的崇敬。诗中提到的“帝德峻韶夏”,不仅是对皇帝品德的赞美,也是对盛夏时节的自然景观的描摹,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诗在形式上讲究对仗,韵律和谐,语句流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意象方面,如“华钟石”、“丝笙”等象征着文化的富饶与繁荣,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诗中提到的“瑞起温洛清”,更是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民众的幸福安康。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盛世的描绘,也有对帝王的赞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整首诗抒发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和谐、民众幸福的向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景色
B. 皇帝的德行
C. 个人情感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华钟石”主要象征什么?
A. 文化的富饶
B. 自然的美丽
C. 人民的富裕
D. 战争的胜利
诗中“时来浊河变”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反思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社会的批评
D. 对战争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