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4:18
原文展示:
万物权衡在有莘,孰称社稷与君民。君王亦有桐宫去,寄语南巢莫怨人。
白话文翻译:
世间万物的权衡在于有莘,谁能真正代表国家和百姓。君王也有离开桐宫的时候,告诉南巢不要怨恨任何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深刻见解。这首诗可能是在评论当时的政治局势或君王的行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政治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权力、国家和君民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权力中心的看法和对君王行为的评论。诗中“万物权衡在有莘”一句,暗示了权力的集中和重要性,而“孰称社稷与君民”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谁能真正代表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后两句“君王亦有桐宫去,寄语南巢莫怨人”则表达了作者对君王行为的理解和对特定群体的劝诫,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权力、国家和君民关系的思考,强调了权力的重要性和对君王行为的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有莘”指的是什么? A. 权力的中心 B. 古代地名 C. 君王的宫殿 D. 国家的代称
“孰称社稷与君民”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谁能真正代表国家和百姓 B. 君王和百姓的关系 C. 国家的权力中心 D. 君王的宫殿
“君王亦有桐宫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君王离开权力中心 B. 君王的宫殿 C. 国家的代称 D. 权力的中心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