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蕲泽》

时间: 2025-04-21 19:30:47

诗句

雄吞六国弱秦强,壮士逡巡野水傍。

耕叟不知鸿鹄志,笑观宫室忤陈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9:30:47

原文展示:

过蕲泽 张耒 〔宋代〕

雄吞六国弱秦强,壮士逡巡野水傍。 耕叟不知鸿鹄志,笑观宫室忤陈王。

白话文翻译:

强大的秦国吞并了六国,使其变得弱小,勇敢的壮士在野水边徘徊。 耕田的老者不懂得壮士的远大志向,笑着观看宫室的变迁,却触怒了陈王。

注释:

  • 雄吞六国:指秦国强大,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
  • 弱秦强:使秦国变得弱小。
  • 壮士逡巡:壮士徘徊不前。
  • 野水傍:野外的河边。
  • 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 笑观宫室:笑着观看宫室的变迁。
  • 忤陈王:触怒了陈王。

典故解析:

  • 鸿鹄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在起义前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远大的志向。
  • 陈王:指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秦国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国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壮士的无奈。诗中“雄吞六国弱秦强”一句,既表达了秦国的强大,也暗示了壮士的无力。而“壮士逡巡野水傍”则进一步描绘了壮士的徘徊和无奈。后两句通过耕叟的视角,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以及壮士志向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雄吞六国弱秦强: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秦国的强大和六国的弱小,同时也暗示了壮士的无力。
  2. 壮士逡巡野水傍:这句诗描绘了壮士在野水边的徘徊,表达了壮士的无奈和孤独。
  3. 耕叟不知鸿鹄志:这句诗通过耕叟的视角,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壮士志向的无知。
  4. 笑观宫室忤陈王:这句诗通过耕叟的笑观,揭示了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漠视,同时也表达了壮士志向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秦国的强大和六国的弱小,以及壮士的徘徊和耕叟的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鸿鹄志”比喻壮士的远大志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秦国的强大和壮士志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雄吞六国:象征秦国的强大。
  • 壮士逡巡:象征壮士的无奈和孤独。
  • 鸿鹄志:象征壮士的远大志向。
  • 笑观宫室:象征普通百姓对历史变迁的无知和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雄吞六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A. 秦国 B. 齐国 C. 楚国 D. 赵国

  2. “鸿鹄志”比喻的是什么? A. 普通志向 B. 远大志向 C. 平凡生活 D. 历史变迁

  3. 诗中“笑观宫室忤陈王”中的“陈王”指的是谁? A. 陈胜 B. 陈平 C. 陈友谅 D. 陈霸先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通过对秦国兴衰的分析,展现了历史的沧桑。
  • 《滕王阁序》王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

诗词对比:

  • 《过秦论》贾谊与《过蕲泽》张耒:两者都通过对秦国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但前者更侧重于分析,后者更侧重于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张耒集》:收录了张耒的诗文作品,是研究张耒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和三乡诗 望罗浮 朱明馆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馆 浮邱社怀赵太史 厓山吊古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谒李忠简公祠 海珠饯别 其二 海珠饯别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意领神会 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掌的成语 娇娇滴滴 倚巇 干历 主义 又弱一个 黑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所自 厉精图治 厂字头的字 油渍麻花 暴虎冯河 血字旁的字 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