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9:35
基隆山
作者: 戴启文 〔清代〕
海上有重镇,厥地为台湾。
袤延数千里,四望云水环。
台北遥对台之南,险要爰有基隆山。
强虏忽启衅,称兵乃犯顺。
轮舶胜星驰,炮声作雷震。
麾军直上千仞冈,夺得昆崙思坐镇。
伟哉真将军,孤立无援兵。
出奇设险能以少许胜,一战而捷基隆平。
敌锋挫衄争先逃,如鸟兽散惊呼号。
功成未敢矜言劳,论功却比兹山高。
海上有一座重要的城市,它的领土就是台湾。
这片土地延绵数千里,四面环绕着云水。
台北在基隆的南方遥遥相对,基隆山是险要的屏障。
敌人突然挑起事端,派兵来侵犯。
战船如同流星般快速,炮声如雷震般响起。
指挥我的军队直上千仞高冈,夺得昆仑思的坐镇。
伟大的将军啊,您孤立无援。
出奇制胜,能以少量的兵力获胜,一战就平定了基隆。
敌人锋芒被挫,争先逃跑,像鸟兽一般惊慌呼叫。
功成之后不敢自夸辛劳,论功时却比这山更高。
作者介绍:戴启文,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中后期,诗风雄浑,常以山河为题材,言志抒怀。他的作品多描绘边疆风貌与军事题材,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台海关系紧张之时,外敌入侵的威胁迫在眉睫。诗中通过描绘基隆山及其周围的地形,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将士英勇作战的赞美。
《基隆山》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台湾防御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对将士们英勇奋斗的称赞。诗中开篇提到“海上有重镇,厥地为台湾”,点明了基隆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了地理和军事的结合。接着,诗人描绘了广袤的台湾土地及其周围的云水,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台湾的美丽与坚韧。
在描写敌人的侵略时,诗人使用了“强虏忽启衅,称兵乃犯顺”的句子,直言不讳,表现出对敌人行为的愤慨。同时,描绘敌军的“轮舶胜星驰,炮声作雷震”,生动地体现了战斗的紧迫感和激烈场景。
诗中对将军的描写尤为突出,“伟哉真将军,孤立无援兵”,表现出将军的英明果敢,以及在困境中的孤勇。最后,诗人总结战斗的胜利,功成之后却不自夸,反而以“论功却比兹山高”的谦逊态度,显示出将士们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英雄将士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表达了对台湾防御的重视和对将军及士兵英勇作战的敬仰,体现了战争中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基隆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强虏”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