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8
游破山寺用常少府韵
作者: 斌良 〔清代〕
北郭崦嵫接,支筇访道林。
潭空千月印,寺辟万松深。
藓碣通禅悟,风幡见佛心。
悠然攒玉槊,天半凤鸾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破山寺游览的情景。北边的山峦与天际相接,作者手持拐杖走进了幽静的道林。水潭清澈如镜,映照着千轮明月,寺庙在万松的深处显得格外幽静。苔藓覆盖的石头让人领悟禅理,风中飘扬的幡旗仿佛映现出佛的心境。诗人在此悠然自得,仿佛手中握着玉制的长矛,耳边传来凤鸣和鸾啼的悠扬乐声。
斌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禅宗为题,风格清新脱俗。
诗作产生于作者游历破山寺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宗思想的感悟。
这首《游破山寺用常少府韵》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游览破山寺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述北郭的崦嵫和道林,展现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带有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潭水如镜,映照着明月,描绘出一种清幽的夜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俗世的意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藓碣通禅悟”深化了主题,突显出在自然中修身养性的理念。风中的幡旗与佛心的结合,展示了信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悠然攒玉槊,天半凤鸾音”,则传达出一种超然自得的境界,仿佛诗人身处于一个人间仙境,享受着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破山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旨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美。
诗中“北郭崦嵫接”意指什么?
A. 北边的山与天相连
B. 北边的河流
C. 南边的村庄
答案:A
诗中的“藓碣”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禅悟
C. 友谊
答案:B
诗人手握“玉槊”代表什么?
A. 对武力的追求
B. 高洁的心境和理想
C. 对物质的渴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