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2:26
金陵过朝阳作
作者: 斌良 〔清代〕
钟山王气黯消亡,
台殿全芜草树荒。
牙将射雕驰阁道,
牧儿挑菜傍宫墙。
嵯峨华表临秋渚,
零落铜驼卧夕阳。
殷鉴胜朝遗炯戒,
漫夸天堑锁江长。
此诗描绘了钟山的衰败和金陵城的荒凉。钟山的王气已经消失殆尽,昔日的台殿如今被杂草覆盖,显得荒芜不堪。猎人骑马追逐着雕鸟,乡下小孩在宫墙旁挑选菜蔬。高耸的华表矗立在秋水旁,铜驼的雕像在夕阳下显得孤寂。殷鉴的教训比朝代的兴衰更为深刻,任凭江河的天堑如何雄伟,也无法锁住历史的变迁。
作者介绍:斌良是清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政治更迭和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为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衰败,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金陵过朝阳作》以钟山和金陵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体情感的表达。诗的开头便以“钟山王气黯消亡”引入,直接指出了昔日帝王之地的衰落,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失落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台殿全芜草树荒”描绘了金陵的荒凉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心生惋惜。
诗中“牙将射雕驰阁道”和“牧儿挑菜傍宫墙”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人情味,表现了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生活依然在继续。接下来的景象描绘,如“嵯峨华表临秋渚,零落铜驼卧夕阳”,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孤寂感,展现了在夕阳下的静谧与思索。
最后,诗人引用“殷鉴胜朝遗炯戒”,以殷朝的历史作为警示,表明历史的教训是人们不可忽视的。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金陵的历史与现实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感叹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测试:
《金陵过朝阳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斌良
C) 杜甫
D) 白居易
“钟山王气黯消亡”中的“王气”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帝王的气势
C) 人民的生活
D) 战争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孤独与衰败
C) 战争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