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08
贺新郎 其三 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宋代〕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细细品味你的诗,感慨余音在浩荡的天际回荡,仿佛在洞庭湖边纠缠不清。
那千尺高的阴崖上,尘埃无法到达,只有积雪和冰层存在。
乍一见便让人毛发悚然。
自古以来,许多美人命运薄弱,古人都对那一轮伤心的明月感到无奈。
金屋已经冷清,夜里弹着瑟。
我与你分别,去往天边五尺的地方。
看那在空中游弋的鱼龙多么惨淡,风云时而开合。
仰望这神州大地,白天里仍在消融战骨。
感叹夷甫等人真是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再次袭来,听着马的铮铮声在檐间回荡。
南北两地,正处于分裂之中。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爱国者,作品充满豪放与奔放的气质,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辛弃疾与友人杜叔高别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辛弃疾的《贺新郎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绪。开篇以“细把君诗说怅”引入,传达出对友人诗作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词中“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自昔佳人多薄命”,则将情感转向历史与命运,流露出对历史上许多英才的惋惜。辛弃疾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对那些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表示同情。通过“金屋冷,夜调瑟”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氛围。
在结尾,辛弃疾抒发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表现出他作为一个爱国者对时局的深切关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与忧伤,是一篇兼具个人与历史情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对历史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强烈忧虑,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 其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国家分裂的忧虑
C. 对爱情的感慨
D.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中的“金屋冷,夜调瑟”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富贵的热闹
B. 富贵的孤独
C. 战争的残酷
D. 友情的温暖
“乍一见寒生毛发”中的“寒”字用来形容什么?
A. 人的感情
B. 自然的环境
C. 战争的残酷
D. 友情的淡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