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6:23
苦雪
—— 薛师鲁 〔宋代〕
六出夫何甚,经旬散野堂。
喜心翻作厌,瑞物恐为殃。
岁晚思新火,天寒望太阳。
荒邨风雪里,赖有隔年粮。
这场纷纷扬扬的雪花,怎么会如此严重,十天来覆盖了村庄的堂屋。
原本心中欢喜,却变成了厌烦,眼前的吉祥物反而让我担心它将带来灾祸。
岁末之际盼望着新火,寒冷的天气里渴望着太阳的光辉。
在这荒凉的村庄,风雪肆虐之中,唯一依靠的就是去年储存的粮食。
薛师鲁,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诗作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岁末寒冬之际,正值大雪纷飞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雪景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忧虑与期待,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苦雪》通过对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冬天的严酷与人们的无奈。开篇的“六出夫何甚”,将读者带入一个被雪覆盖的静谧世界,诗人用“经旬”表明了持续的时间,突出雪的影响之深远。诗中“喜心翻作厌”,表现了人们由喜变忧的心理变化,原本期待的瑞雪,似乎变成了灾难的预兆,反映了农民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接下来的“岁晚思新火,天寒望太阳”,更是抒发了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暗示着在严冬中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赖有隔年粮”,则是对生活的无奈回应,虽然有储存的粮食,但也无法改变当下的困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在严酷环境下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雪,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无奈与对新生活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助,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苦雪》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新火”象征什么?
诗人对雪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