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38
原文展示:
霁色变云林,寒光混烟水。遥山定何处,渺漭才可指。
白话文翻译:
雨过天晴,云彩和树林的颜色都变了,寒冷的光线与烟雾和水混在一起。远处的山峰究竟在哪里,只能模糊地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雨后天晴的傍晚创作的,作者可能是在户外散步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色。首句“霁色变云林”,通过“霁色”和“变”字,传达了雨后天晴的清新和变化之美。次句“寒光混烟水”,用“寒光”和“混”字,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光线与烟雾和水混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遥山定何处,渺漭才可指”,则通过“遥山”和“渺漭”字,表达了远山的模糊和难以捉摸,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雨后天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霁色变云林”中的“霁色”指的是什么? A. 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B. 云彩的颜色 C. 树林的颜色 D. 寒冷的光线
诗中“寒光混烟水”中的“混”字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混合 B. 混乱 C. 模糊 D. 寒冷
诗中“遥山定何处”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远山的清晰 B. 远山的模糊 C. 远山的神秘 D. 远山的美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