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7
与道者同守庚申
权德舆 〔唐代〕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
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
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
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
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佛教和儒教三教融合的思想。诗人通过守夜读书,保持内心的宁静,强调内外统一的重要性。在夜幕低垂的灯光下,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净化,隐隐约约感受到与宇宙的合一。诗中提到的“斋心”和“澡身”,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只有内心清净,才能保持健康和和谐。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仲荩,唐代诗人,曾任中书舍人,为人清白、志趣高洁,诗风朴素而富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佛教和儒教相互影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三教的理解与个人修行,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道教哲理的领悟。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灯烛清”、“虚白生”,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诗人在守夜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宇宙的和谐,体现了修身养性的哲学思想。通过“耳目胜”的警示,诗人强调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对外界的克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欲望的侵扰,保持生命的本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感悟,又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真理与和谐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修身养性,通过心灵的净化与外界的协调,达到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诗人提倡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培养,是道教思想的重要体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尸”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平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权德舆的道教思想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二者各有千秋,前者更加注重内心的修行,而后者则强调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豪情。